DSCF7894.JPG (image) [DSCF7894.JPG]

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我 ?

"人性"

很有趣
但前人已經討論得淋漓盡致了
我們可以換個話題嗎?

萬一沒有人性?

萬一人性就是一個建構的概念而已?

萬一""沒有什麼比其他萬物更特殊的地方?

要是萬物各有其特殊的地方只是人太愚鈍而無法察覺?

Foucault在解構個人的主體性之後

寫下 "必須捍衛社會"這本書

那是避免落入虛無 落入混亂的途徑之一

但是"必須" (Il Faut)

是個虛主詞的句法

也就是沒有人說 "必須"

所以

為什麼必須?

這世界沒有絕對

只有妥協.

因此換個話題吧.

先把人性 權力 放在一邊吧.

已經有好多人提出這樣的說法:

"世界呈現予我 已是一部電影"

由此出發 繼續衍繹



知覺 感官
使世界再現予意識

"我"

有很多面向
是由
多種意識
協調所組成
從來不是單一的




每天每天
"我"
都在與"自己"的許多面向協調
"我"
每天都在背叛 "自己"
每天都在愛戀"自己"


中文的動詞型態
從來沒有分單/複數
必要的時候
也可以"萬眾一心"
那是一種集體心靈的交融狀態 (榮格說的)
這是大多數個人主義根深蒂固的歐語系人
無法了解的狀態




自己跟自己的溝通

可以透過 "語言" (包含語音 語義)

可以透過 "音樂" (包含旋律 節奏)

可以透過 "影像" (包含顏色 光影 形狀 位置 動作)

(其中只有語言是digital code. 而音樂, 影像屬於analogy)


但是除去這些繁瑣的再現


用一種無以名之的途徑 集中精神 自己與自己交流

便是冥想

某些運動可以幫助身體進入冥想狀態

譬如瑜珈 太極 打坐


"概念"

對我而言

是從一片混亂中抽取細絲

將細絲編織成可以立足的小布氈

才是哲學的起點

但是在抽取--編織的過程中

就已經忽略掉其他的可能

因此要不斷回到原點

看看忘了什麼?



不同的選擇

沒有什麼好壞

沒有什麼對錯

只是不同觀點 不同傾向 不同的機緣 導致不同的口味或嗜好

這複雜的情緒暫時稱它叫



是小小的熱

小小的熱點燃了

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

直到燃料 或氧氣 或熱源

其中之一消耗殆盡

就熄滅了

等待下一次的熱源產生









等到自己跟許多種可能性的自己們取得一個短暫的共識之後

再去跟別人 (預設他們已經自我協調好了) 協調取得共識

但有趣的是,

不論是自己與自己的溝通, 或是個體間的溝通,

符碼化的語言總比音樂影像的呈現

更有號召力且有效率.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高科技現代世界裡
資本主義 早已不只是的問題

符碼化的象徵符號--不論是品牌 知識 語言 藝術....

全都是可以用來交易的象徵資本 (布赫迪厄說的)

你看看
我在放入括號的時候
是在引述那些已經握有巨大象徵資本的人
希望藉由引述他的話
使我的話多少沾上點象徵資本
這其實只是想讓別人知道
不只是我這麼想
別人也這麼想
而這社會中大多數的人
已經無法自己去尋找自己所相信的真實
而寧可相信具有權威的人所見到的真實


 浮誇 虛榮 權威
   
     是

  學術的充要條件



從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對話

往往使用最有效率的象徵符號 (而非類比)

這一點上來看

以"抽象的價值"作為交換工具的資本主義

其實很符合人的理性



我們總是貪圖省力和效率 因而自己跟自己講話

而較少自己唱歌給自己聽 自己放電影給自己看

而也是在這個講求效率的高科技現代世界中

大家不願與 "自己跟自己都還沒有協調好的人" 合作

大家把這種人踢出去 或關進醫院中 叫他自己去協調好了再回來

如果他幸運 也許能夠協調好自己 再回歸社會

如果他不夠幸運

也許就在街上不斷地不斷地不斷地不斷地

自己與自己對話

自己對自己叫囂

自己對自己動粗

自己對自己放電影

而不要別人打擾

萬一有太過好奇的人試圖打進他的世界

他會無比驚愕


那就是我與街上的"瘋癲 "者

眼神交會時

所讀到的

驚愕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