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F7894.JPG (image) [DSCF7894.JPG]

Sunday, June 22, 2008

痛苦


Labels:

Saturday, June 14, 2008

建築與佛法?

"寧可著有虛冥山 不可著空芥子許"

好的建築師--具有幾百年的眼光


2007. 09. 10 謝英俊@誠品信義講堂


看謝英俊演講的姿態, 有那種屬於學者的氣質--博學多聞 旁徵博引.
所不同的是談話內容以及實際上的作為.

就地蒐集環保材料 專業知識 低造價 協力造屋 傳統到現代的連結...社會文化+經濟+環境...
永續建築理念基於以上的理由吸引我.

只是如此質樸的工法似乎難以吸引重口味 重設計感的都市人.
所謂現代都市設計美學 好像非得堆砌無數虛無飄渺 華麗炫目的字眼 打造建築大師的明星光環 才能成為眾人目光焦點?
所謂代謝派 mannerism 衍生的秩序... 到底是啥小?

我沒有能力批評甚麼
看伊東豐雄和安藤忠雄的展覽時 我也實在欽佩萬分
不過身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還是腳踏實地 從向一般人敞開的道路 入門才是

下禮拜要去第三建築工作室見習了 我感到相當興奮

Labels:

Saturday, June 07, 2008

讀書會











《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R. Murray Schafer(1977)

 願召一個有菸有酒有朋友的讀書會
 找人一起來讀這本書。
(其實只是自己太後知後覺 想請教前輩)
目的:透過精讀與討論瞭解音景概念
以此為基礎 盼引出各種
關於聲音 藝術 環境 創作等討論
願有意者來信告知
萬分感激

舒帆


時間:08年6月中-7月中
地點:未定。
茲譯目錄如下:
《音景:我們的聲音環境與世界的調音》 

第一部:第一音景
一 自然音景
二 生活之聲
三 鄉村音景
四 從小鎮到城市

第二部:後工業音景
五 工業革命
六 電子革命

插曲
七 音樂:音景與感知的變化

第三部:分析
八 記音
九 分類
十 感知
十一 形態學
十二 象徵主義
十三 噪音

第四部:朝向聽覺設計
十四 聽
十五 聽覺社群
十六 音景中的韻律與節奏(速度)
十七 聽覺設計師
十八 聲音花園
十九 靜默
後記:超出音樂

附錄一:記音系統範例
附錄二:
音景術語詞彙
引用書目
索引


相關網站:
08'上半年的聲音與藝術研聽坊 http://kalerne.net/joomla/index.php
紐約電子音樂組織 http://www.emf.org/

Labels: ,

Sunday, June 01, 2008

對比

在士林捷運站附近,大約文林路上吧?
有一家設計得美侖美奐的天主堂。彩繪玻璃窗安適地嵌在傾斜的錐狀牆面上,屋頂以平穩的幾何圖樣裝飾天際。是棟看了會讓人安穩下來的教堂建築。

在那磨石子表面的厚篤水泥圍牆外,媽媽桑們打開破舊的五色洋傘做著挽面和修腳趾的傳統生意。客人斜倚在躺椅上,光著腳丫或臉上塗滿白粉接受親密的體表修飾。陽傘和躺椅幾乎佔滿了人行道而窒礙難行。教堂與挽面媽媽形成一種奇特的台灣風味。

建築空間真的能形塑人的行為嗎?

也許隔著一層圍牆,我們只能感到圍牆內建構的秩序與圍牆外自然無序的強烈對比。

最近常想到空間的暴力這樣的字眼...然後耳邊就響起透明雜誌唱的(很暴力)*8次

Labe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