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F7894.JPG (image) [DSCF7894.JPG]

Monday, January 30, 2006

CROSS the THRESHOLD








台大側門檻





2000年12月31日晚上11點59分59秒
過了這一秒
二十世紀就成為歷史.

這裡是門內
那裡是門外
一條界線劃定了校園的範圍
也規範著人們的行為
該與不該

時間, 空間, 人
這三個向度交互影響, 界定著彼此
粗略地來說, 是以二元對立的羅網互相拉鋸糾纏



但是在二元對立之間
存在著一種充滿魅力的曖昧狀態--人類學家最樂於探討的 Liminality.
借用建築的隱喻, 就是門檻, threshold.

在邊界之上
在界閾之中
往往隱藏著足以撼動現存世界的
巨大力量

人, 難道只能懸掛在自己所編織出來的意義網絡而動彈不得?
被掛在網絡上而無法逃脫者, 我稱之為
蜘蛛

凡屬於約定俗成者
我們予以尊重
但是作為一個既有的體系
我們也可以使之顯明化(making explicit),
並喚起人們注意它的"任意性"(arbitrariness).

我是個充滿主體性的作者, 但同時也是個毫無主見的媒介.
矛盾本來就存在.
無意解決矛盾的話, 就使之顯明化吧!

Saturday, January 28, 2006

不知名的語言

不知名的語言在我聽來就好像是某種好聽韻律

崩崩蹦崩砰蹦崩
搭搭瘩搭達搭瘩
咖拉坷哩貼勒洞

反反覆覆迴盪在耳邊

如果可以把熟悉的語言
也轉換變成
不知名的語言
那麼不管別人說什麼
我都可以把它當作好聽的旋律
不在乎句法 語義 純粹欣賞它的語音

這種不在乎的態度
總是激怒那些已經氣得快冒煙的傢伙
不論如何
我還是一樣愜意地欣賞著
那些咆哮的噪音
扭曲的臉孔

Friday, January 27, 2006

說˙真話




 
體育館





 
圖書館


塗鴉又多了一名生力軍.
我,IR,以實際行動回饋生活了四年的台大.
不為什麼,不搞論述.
或許純粹喜歡那種模板,燈光,路人視線交織在一起的美感.

大概從十二歲左右開始,我就一直嚮往著二十出頭的時代.
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二十出頭的年紀,一定是,最黃金的時代.

現在實際活到這個歲數,
同學,朋友們一個一個踏入社會.
這個時代已經漸漸轉交到二十出頭的我們手中.
照道理說,應該可以做點什麼.

應該做點什麼.
實踐,不只是嘴巴講講而已.

開始做吧!

Wednesday, January 25, 2006

辯經





離開很久了. 越來越想念在西藏的日子.

所以也妄想過要去西藏作語言學田野.(只是實行的機會很渺茫...錢的問題,資源的問題...)

妄想學藏語,藏文,了解他們的文化, 還有那看過一次就不會忘掉的"辯經"儀式.

那是語言的精采搏鬥! 將經典中的智慧和人體動作的力與美渾然一體地呈現出來. 還包含了幽默的肢體語言, 表情, 聲音... 在表現的同時,社會位階也明顯地呈現出來. 多麼精采豐富的一項活動.
雖然我們那時候完全聽不懂半個字, 但是也被那力量深深吸引震懾住.

搞不好比"巴厘島的鬥雞"還要精采也說不定! (yoohoo~ 有人記得Geertz嗎?)

來來去去

今天讀了很久很久的書, (主要是讀C.J.Fillmore, Lectures On Deixis)
最後才終於決定了我的語用學報告題目.
題目是: "來跳舞吧!"("吧"的語調上揚)
這短短的一句話, 我可以分析大概十頁左右!
至於怎麼分析呢? 大概可以分幾個方向:
一, 這句話沒有主語, 這是中文算是滿特殊的一種"零主語"現象. 所以可以討論為什麼通常這句子出現的脈落都是(我們)來跳舞吧! 另外再分析這句話套上不同的主語會在哪些不同的脈落下出現. 這是屬於person deixis的部分.
二, 拆解句子.
這個句子可以分成三個單位: 來-跳舞-吧
來:是一種帶有方向性的動作動詞,是朝著說者或是聽者的方向.
相對的動詞是"去":是遠離說者或聽者的方向.因此再比較"去跳舞吧",就又有很多可說的了.
跳舞,是這句子的主要動詞,其語意沒有太大爭議,所以比較沒有什麼可說的.
吧:是語氣詞.中文的語氣詞也是很難分析的一種詞類,在此, 套用Li & Thompson的說法, "吧" 是徵求對方同意的語氣詞.
三, 加上時間和空間的diexis,
例如:我們明天去那裡跳舞吧!
你們等一下來這裡跳舞吧!

然而, 受限於"來"的語意是moving toward, 而"那裡"是distal deixis, 指相對較遠的地方, 因此如果兩者加在一起會產生矛盾, 所以如果說: "我們等一下來那裡跳舞吧!" 會感覺很奇怪.
除非有一種context比較特殊,就是:第一,這裡的"我們"是不包括聽者的"我們",
整句的換句話說也就是: A對B說:"我跟C等一下來妳那邊跳舞,好不好?"的意思.


另外, 受限於 "吧"的語意, 是要徵詢聽者的意見, 是希望聽者表示同意, 實際在語言外的作用(illocutionary act), 是一種邀請.
所以不能使用過去的時間副詞.因為如果是過去的時間的話, 就根本就沒有必要徵詢聽者的意見了.
例如: *我們昨天來跳舞吧!

除非我們在此將"吧"視為另外一種語意, 亦即一種揣測的語氣. 說者不確定他說的是否為事實, 但是他覺得應該是事實, 因此用"吧"的疑問句來徵詢聽者的意見. 但是在揣測的語氣中, "吧"的語調會下降,而非上揚.
換句話說,也就是: "我們是昨天來跳舞的,對吧?"
但是這裡又可以發現中文的巧妙之處, 敘述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 要用"是...的"句式. 如果沒有"是...的",那麼這句子還是很奇怪: ??"我們昨天來跳舞,對吧?"
這時候應該要加上經驗貌的標記:"過", 才能save the sentence.
"我們昨天來跳過舞,對吧?"
或是,用台灣式的語法, 將"有"作為一種表經驗的助動詞.
"我們昨天有來跳舞,對吧?"
(這個category是我自己加上去的, 我認為台灣國語的語法也可以成立.
但是華語教學界有些古板的老師覺得這語法不正確! 我只能說他們幾乎是枉顧語言事實.)

既然說到"過",那麼"了"也順便提一下.
比較一下這兩個句子:

1."我們昨天來跳過舞吧?"
2."我們昨天來跳過舞了吧?" ("吧"的語調都下降)

兩者有什麼不同?
從語法上很難講,不過從語用的觀點來看就很容易解釋.
如果將1.所包含的資訊"明顯化"(make explicit),可以說:
" 說者和聽者現在在一個舞廳前面(或裡面). 說者問聽者:"我們是不是昨天來這裡跳舞的呢?" 說者覺得應該是, 但他不是很確定, 所以問問看聽者."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明顯化的方式, 不過在這裡就先簡單提一種就好.

將2.放入對話脈落中:
(A和B來到Roxy舞廳前面)
A: "我們進去跳舞好不好?"
B: "我們昨天來跳過舞了吧?"
B 的隱含意思其實是:"我們不是昨天才來過嗎? 妳怎麼又要去?" 不過他基於禮貌, 不能明說, 所以他用一個緩和的陳述句. 他很確定昨天已經來跳過舞, 只是他用一個偽裝的疑問句形式來表達.

而用"了"是因為"了"含有狀態改變的意思.也就是某件事情已經發生,影響到現在的狀態.
來個簡單的making explicit:
"如果我們昨天沒有來過,我會很願意進去, 但是既然我們昨天已經來過, 那麼你知道我的意思, 其實我不是很想進去."
(寫明顯化的句子有種快感! 好像是把小說主角心裡的話全部講出來一樣!)
.
.
.
.
說是這麼說,不過我還是懶得寫報告.
他碼的要用英文寫!
眼看就要過年了, 還真是心慌慌!


語用學很好玩呢! 很多語法上很難解釋的東西, 用語用的方式來想就簡單多了!(也實際多了!)
現在有點想決定碩士論文就做語用學方向好了!! (可是我大概兩三天就換一次...所以不要太當真.)

Tuesday, January 24, 2006

Fresh Air ! ?



這是新莊給我的感覺.

新莊

被眾人遺棄的城市.

從一片破敗狼藉之中, 出現了........

防毒面具怪人

Marijuana合法化!?



感謝剛從歐洲自助旅行回的的友人告訴我在荷蘭抽大麻的經驗.
他也提到了大麻在大多數國家之所以不能合法化, 很重要的一點原因是: 有了大麻還需要菸嗎?要達到紓解壓力的效果, 大麻的用量比菸少多了, 而且跟菸酒比起來, 大麻也比較不容易上癮.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來, 大麻的商機比菸小, 這可能也是它無法拓展其市場的原因.

基本上, 大麻幾乎可以說是真實世界中最接近 "美麗新世界" 中描述的 "索麻" 的藥物了吧?(雖然赫胥黎寫那本小說的靈感來源好像是印地安人所使用的"麥斯卡靈"仙人掌)

荷蘭政府能夠將各種成癮藥物納入合法管制的體制內, 在我看來是比較高段的做法. 這是更高段的規訓,更嚴密的監控. 而且非常了解人類的心理--越是禁忌的事物, 越能引起無限的遐思.

如果大麻合法化, 那麼生意第一個受到打擊的應該就是菸商. 也會影響到全世界龐大菸農的生計.
而且社會賦予大麻的負面印象已經根深蒂固, 價值觀一旦建立就很難反轉過來.

大麻合法化的運動到底是不是進步,自由和解放的運動? 其實很難說. 就像前文所說的, 如果納入體制之中, 就消減了大麻的反叛意義, 與其相連結的次文化內涵和精神層次的意義都將會被扭轉.到時候商人對於大麻跟香菸的銷售手法應該不會差很多.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今台灣社會的保守價值觀是非常幼稚的. 對於毒品, 性, 反叛思想, 次文化等非主流的東西全加以不可理喻地"妖魔化".

因此我覺得"反反毒"運動跟"反毒"運動比起來, 還是有趣多了.

Monday, January 23, 2006

當兵好









當兵好 沒煩惱 沒有戰爭又吃得飽

我從山中來

今天騎車在新莊市和泰山鄉裡面晃晃
經過一條算是鬧區的街道
看到一棟大樓上貼著大型廣告布條:
"售 高級大廈 舒適住家 帶錢來講 中意就買"
心想 台北縣人還真夠阿沙力

後來騎車經過大馬路交口, 看到一家大型五金行賣場,進去逛逛,裡面充斥著樟腦丸,洗衣粉,餅乾,橡膠等不知名的東西混在一起的味道.賣場的氣氛很像台北車站樓上那種泰國或菲律賓的超商.
發現售價39元的噴漆!(不過只有灰色,金色,咖啡,橘紅等少用的顏色)
逛著逛著發現一套煙具組,打火機+煙斗(小得像玩具一樣)原價190元,特價19元!?
心裡迷惑著, 這裡的價錢到底怎麼算的?
後來被一個紙盒包裝上光滑的屁股吸引住, 原來是保險套, 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走到情趣用品區了.
充氣娃娃上面標示著"特殊顆粒處理".....
最後在橡膠大陽具前面嘆為觀止
老闆應該覺得這個年輕女孩真不害臊

語用學 vs.人類學

最近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把我對於人類學和語言學的興趣結合起來.
突然有一個idea,如果用語言學言談分析的方法和語用學的觀念去分析人類學家在做田野時所採用的言談策略(strategies), 應該會很有趣. 這應該算是人類學的後設研究吧!?
語用學是,我覺得語言學裡面最'活'的取向. 它探討的主題是人如何使用語言. 傳統的研究題目包括: deixis,implicature, presupposition, speech act...等等.
近期歐洲的語言學界(以比利時的Jef Verschueren為主)也納入了Context, Structure, Dynamics, Salience等大題目.
語用學主要吸引我的地方是能夠將'人'放在社會,心理,生物的實際脈落中,去探討人使用語言時,背後涉及的時空背景,預設,脈落,隱含意圖,談話焦點....

如果能夠用這些方法去分析人類學的田野工作, 大概就等於是將田野工作中關於語言的部分赤裸裸的剝光讓大家檢視.
可能會是很具有批判性和顛覆性的工作. 不過也很符合人類學的反思精神, 不是嗎?

如何? 值得作嗎?

Sunday, January 22, 2006

Emily 好聽



身為(曾經是?)Emily 的頭號Groupies,
當然要推薦一下他們的網站.


EMILY是個很有潛力的台灣樂團
大約於2002年成立, 算算也已經闖蕩了三四個年頭啦
前一陣子他們休息了幾個月, 最近在華山藝文中心將會復出表演,

表演資訊如下:

二月四日下午在華山藝文中心


http://www.myspace.com/emilytheband

貝斯手阿竹很用心的製作了這個網上試聽的空間, 所選的歌曲也都很好聽!
可以讓更多人認識這個Band.

生活很不容易
人際關係很不容易
玩音樂不容易
搞創作也不容易
下決心不容易
如何將已經開始的一些努力維繫下去更不容易

所以一定要大力支持正在努力的人
(這是今天剛下的決心)

Saturday, January 21, 2006

健康捐

我今天買菸,突然發現發票上列有一項五元的"健康捐"!
這項措施已經實施兩三年了,只是之前我沒有注意到,只能怪我太駑鈍.後知後覺...
據說就在最近,健康捐將要從五元調漲成十元(1月3日通過的法令)
這些健康捐的稅收, 據說是要用來補貼政府健保費的短缺

董氏基金會拍手叫好
全國民眾欣喜地期待著沒有菸害的美好未來
反菸人士更有正當的理由歧視吸煙者
吸煙的人應該負擔全國人民的健保費
誰叫他們活該
明知抽煙對身體不好還執迷不悟 害人又害己
難道不知道每年有多少無辜生命因為吸煙而葬送嗎?
我彷彿看到優良健康的模範人民手牽著手在青綠色的草原上跳舞,
一旁還有可愛的小孩追逐花蝴蝶, 偶爾停下來做個深呼吸, 讚嘆: 啊!多麼清新的空氣!
儘管草地後邊的馬路上就是無數的汽機車和公車, 排放著濃濃的黑煙.



中國的哲學自古就只偏重倫理學, 不符合倫理道德標準的人全都是社會的渣滓, 應該被過濾掉.
所以透過科舉制度, 透過貞潔牌坊, 透過嚴密的"人際關係"監視系統, 把社會上每個人都塞進寫著"五倫"的罐頭裡, 保存期限是永久.

偽善的社會就有偽善的法律和偽善的配套措施

人類學家不敢批評一個文化悠久的傳統!
更別說親自涉入, 改變社會了.
我只能說他們背了太大的一個包袱. 文化相對論替他們維持了一個很美的距離;我族中心主義的大帽子任何人類學家都承擔不起.
他者的世界當然比較浪漫, 因為觀察者不管多近, 他都不隸屬於其中.

綠洲

今天,從台北車站蒐集完語料回來,騎車回新莊的路上,在中正路上發現一家小店正有LIVE BAND表演!
受到吉他和鼓聲的吸引,我停下車,從外面觀看. 後來發現是免費入場的,便大膽地走了進去.
那是個不知名的三人團,據說連團名都還沒取好,吉他手和鼓手好像是輔大的學生.
他們的聽眾群很台,很local! 且吉他solo和貝斯funky亂彈一氣, 有太愛現的嫌疑

但是!
幹!
臨場感非常˙棒!
可能因為聽眾大多都是團員熟識的朋友, 也可能是因為場地是個像早餐店一樣狹小的店面, 牆壁上貼的還是白色瓷磚, 像個浴室一樣, 沒有高起的舞台.總之氣氛很熱絡, 台上台下互動非常好.
那個主唱兼吉他手,長得很像獅頭犬, 但是他很有霸氣, 唱歌非常有力!
不知道怎麼形容, 總之會覺得, 幹!! 他們根本在亂彈亂打, 拍點都沒對好, 結尾也還沒編好, 可是, 幹!!
實在很好聽!!
我可能太久沒有看表演, 太過興奮, 可是他們真的跟台北市的cool kids樂團不一樣! 給我非常強烈的新鮮感和震撼! 我簡直就像是回到高中時代第一次看"棒棒秀"一樣驚喜!
他們好聽的原因在於, 歌曲結構非常簡單直接, 不拖泥帶水, 不矯柔造作. 他們的曲風類似GRUNGE or PUNK or HARD CORD...whatever, 在曲風上或許並不是很創新, 但重點是, 他們全用國語或台語創作, 而且難得的是歌詞與曲調的節律配合得很貼切,恰到好處. 好像渾然天成的.

跟我一樣從小生長在台北市的都市小孩, 真的該好好反省一下.
快擺脫無謂的大都市優越感吧!
都市樂團能接觸到的國際音樂資訊比那些其他縣市的local樂團多了好幾倍, 夜生活比他們燦爛幾百倍, 練團辦表演也比他們方便多了, 但是, 為什麼沒有生命力呢!?

矯柔造作!
慵懶自溺!
疲憊空虛!

這是我對我自己所生長的台北市青年文化最嚴厲的批評.



*******************************************************************************

我們所上的奇葩-洪老師說: 要做研究, 最好是選一個適合自己所長的題目.
說得誇張一點, 就是"非我做不可"的題目. 我最近一直不斷地思考,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獨特性? 而不僅是個copycat.
copy, 雖然可以是創造出自己的東西之前, 一段練習的過程.
但是總不能一直不斷在練習, 重複這個步驟....
我的copy, 外人覺得可笑, 而我自己也很煩悶啊!

要如何做成"非我不可"的事情呢?
我還要思考.
還有好多要學的.


**********************************************************************************
然後我覺得很幹!
每天都覺得很幹!
我必須要做一些讓自己都佩服的事情來報復這個無聊的人生!!!

Friday, January 20, 2006

恭喜發財

Thursday, January 19, 2006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Wednesday, January 18, 2006

I'm sorry, Boss



I'm sorry, boss.





No, please don't tell my mama.

flower head





羞於見人 嘻

Tuesday, January 17, 2006

關於西裝



不知道為什麼
西裝總是能引起很多遐想
今天看了hoogerbrugge的網站,

實在很好笑啊!
每天都想看!

http://www.hoogerbrugge.com/

YOU'RE EXPIRED!!








Monday, January 16, 2006

別忘了



我是菸酒生

Sunday, January 15, 2006

喪家之犬




自由的狗

沒有依歸的狗

請輕聲

我快不行了

colorless green beckons me



colerless green shouts silently

for BRANDS



放在LV, GUCCI等旗鑑店

...


Thursday, January 12, 2006

This is for the Bank

She Wants Revenge


















Life Sucks, She Wants Revenge

Never Enough

還是屁股好

Wednesday, January 11, 2006

Looking at Ourselves (or Others) Through Other's eye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後現代哲學(像Derrida)的影響,總覺得法國人特別喜歡觀看他者(L'aillers).

剛剛找到這個法國攝影家(Guy Francois)的網站, 覺得他拍的影像滿不錯.

http://guyfrancois.com/ailleurs/burkina1/burkfa1.htm

突然想看西非的影像是因為...

昨天上中文課, 跟一個西非布吉納法索來的學生聊天, 覺得他們真的是很厲害. 曾經被法國殖民過的他們, 現在官方語言仍是法語, 但是英語帝國的強勢, 迫使他們從小在學校中就要學習英語.英語跟法語是很相近的, 所以受過教育的人, 英語應該都很不錯. 再加上他們自己的母語, 因此他們每個人都精通至少三種語言.

我這位學生, 他的父母親是來自不同的語言族群, 因此他有兩種母語. 再加上法語, 英語, 中文(他現在講得很好了), 可說他已經掌握了五種語言!

可見生在非歐美國家的人們, 是多麼辛苦!

不管我們承認與否, 這個世界仍然是金字塔形的! 為了求得更高的知識, 或是更廣的見識, 我們努力學習世界上主導的語言.

語言的屏障, 經濟的保護, 政治上的管控....在在保障了那些生在富裕國家的人接受教育, 取得工作的機會.

這世界不公平啊!

這世界是人踩著別人的人頭爬上去的!

生活得還算過得去的我們, 要先承認這點, 要先承認自己有多基歪.

Tuesday, January 10, 2006

Daily Life

LEAP



Monday, January 09, 2006

Too Blind To See


這小子有崔健的感覺

I don't wanna die for work

Sunday, January 08, 2006

懶人食物

懶人食品:
高纖燕麥片兩大匙
奶粉一大匙
紫菜湯包一小包(7-11有售)
熱開水400 c.c.

等待30秒~1分鐘

好吃的燕麥濃湯完成了!!
健康便宜又幫助消化!
有這道餐我可以一整天不用出門.

i always bite more than i can chew

好多事情突然找上我
我也突然為自己找了好多事情
寒假要來組織兩個讀書會
傅柯的和索緒爾的
然後還有英文家教
還有下學期的中文教學
還要思考論文題目

但是同時又不甘於作一個體制內的讀書蟲
所以兩面的思考方式快把我撕裂了
明明期末報告都還沒做完
我覺得我真的神經有問題

請叫我超人
謝謝大家

Re-creation of Our Generation

It suddenly struck me that

What we may define as the creativity of this generation
is Re-creation.
It has two meaning:
1. to Re-make something new,to Re-use the old meterials and Re-difine
them with new meanings.
2. Do it out of fun and pleasure, which matche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recreation.


Thus, I would like to refer to this creative capability of our generation as
Re-creativity.

Come on recreate our selves !


* inspired by mountain guerilla.

Wednesday, January 04, 2006

隱私經驗

Wittgenstein說:
"關於隱私經驗的本質問題,實際上不是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範例,而是沒有人知道別人是否也有這種或別的什麼範例."
哲學研究,272
  讓我想起,小時後我在學校午睡,起來後手有一種刺痛的,麻麻的感覺.好像千萬根針在刺.可是這種感覺是語言無法表達清楚的.因為麻,刺,都只是隱喻,我知道這種感覺跟手放在按摩器上那種麻麻的感覺不一樣,跟手被針刺到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那時候就懷疑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有這種奇怪的感覺.這種感覺說出來別人也無法完全體會.
  直到小學三年級的某一天,午睡起來以後,同學跟我說:"手好麻啊!"我馬上追問:"是不是好像千萬根針在刺的感覺?"同學可能覺得我的比喻有點奇怪,她就說:"嗯,大概吧,就好像刺刺的,不能動的感覺."
那時候,我可能真的很感動.好像我跟世界終於連接在一起了!
然後我就滿足了.進入平凡世人的滿足狀態.
也許,哲學追根究底的懷疑,其實是要回歸到小時候對世界還懵懵懂懂的狀態.我對世界懂了多少?
其實什麼都不懂.
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我們能有多少種可能性?
這是科學無法給予的.
科學,只能給予一種標準答案而已.

Tuesday, January 03, 2006

時間

再過兩個多小時, 太陽就會昇起.
忙碌的一天又要開始.
移動的到底是我還是時間?
消耗的香煙
疲累的身體
流動的旋律
是時間的隱喻








"這是沿著Lakoff&Johnson 的推論走所得到的結果"
--這句話是英文的思考方式.

比較中文式的說法是:
"依照L&J的看法, 就是這樣."

這兩種說法, 一種是比較客觀化的, 從第三者的觀點看這個推論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這是Purposes Are Destinations 的隱喻.
另一種說法是說話者將自己投入主語的主觀狀態, 想像自己是從他們的眼睛看出去. 這是Knowing Is Seeing 的隱喻.



一邊要裝作詩人一般抒發自己的感受, 一邊又要分析自己到底是從哪一種觀點來發言.....
我一定會心臟衰竭的.
--噢, "心臟衰竭"是中文的想法,
西方人的話會說"腦溢血".

Monday, January 02, 2006

鞋匠

 從前,有一個貧窮的年輕人,他每天就靠著在市場為人修皮鞋維生.一天,有一個漂亮的小姐拿著一雙皮靴來請他補鞋底的破洞.年輕人一看到那位小姐就驚呆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美的女人.她有深邃的雙眸,長捲的秀髮,講話的聲音像銀鈴一般,好像她一開口,空氣中就充滿了芬芳,甚至花瓣和珍珠都會她的秀髮間灑落.年輕人立即愛上了她.他直盯著她的臉,心不在焉地修著她的皮靴,直到修好了,才呆站著目送她離去.後來他問了附近賣水果的大嬸才知道,原來那位美麗的小姐是地方上最有錢的地主千金.
  年輕人為了美麗的千金小姐,茶不思飯不想,釘皮鞋的時候老是釘到自己的手,不然就是把兩隻鞋釘到一塊兒去! 總之,他什麼都沒辦法做,除非再見她一面.
  於是一天晚上,他趁著夜色,翻越了地主家的層層圍牆,來到了那女孩住的樓房窗台下.他沒有遲疑,不用找路,因為女孩正歌唱著,她溫柔的歌聲讓鳥兒都醉了,牠們搖搖晃晃地飛向那扇發出淡黃色溫暖光線的窗台.
  年輕人悄悄地沿著窗台旁的長春藤蔓爬上去,就像吟遊詩人所傳頌的故事一樣...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英俊的少男,愛上了美麗的少女,他爬上她的窗台,向她傾訴滿心的愛意...
  年輕人爬上了窗台,但是他躲在窗台底下,女孩並沒有看到他.他靜靜地聽著她的歌聲,等到她進去了,年輕人才探出頭來,放了一顆黃金鞋釘在她的窗台上.
  第二天晚上,年輕人再度翻牆進入地主的庭院.這次,院子裡多了一條狗,可能是地主發現有人闖進來過,所以養了一條凶惡的狼犬.
  年輕人一翻進來,狼犬就惡狠狠地朝著他低鳴.年輕人心想,這下不妙!就在這個時候,從女孩的房間裡傳出悠揚的笛聲.那笛聲太美妙了,連狼犬也醉倒在地上.年輕人於是躡手躡腳地經過狼犬身邊,爬上藤蔓,等到女孩進去休息了,才又放了第二顆金鞋釘在女孩的窗台上.
  第三天晚上,年輕人故計重施,但是這次,地主安排了一個僕人守在牆邊.年輕人從牆上一躍下,就被僕人逮了個正著!僕人把年輕人抓住,要去通報地主,年輕人不停求饒.這時候,年輕人發現僕人的鞋底破了一個大洞,於是他拿出原本預備要送給女孩的黃金鞋釘,跟僕人交換,他說:"好老哥,別抓我,這顆鞋釘送給你,請你裝做沒看到."僕人拿過鞋釘,掂了掂重量,覺得這交易還挺值得,於是就走到樹下,裝做睡著了.
  年輕人走進庭園,躲在窗台底下.但是今天已經沒有東西可以送給女孩了,所以他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女孩今天晚上守在窗台前,沒有唱歌,也沒有吹笛.她等待著那個送她鞋釘的人,想要看清他的真面目.
  於是女孩在窗台上,男孩在窗台下.他們彼此就這麼等啊等的...
  女孩等得睏了,寒風又吹得她直打哆嗦,於是她對風說:
"風啊!風啊!別這麼冷酷!請把我的王子帶來,讓我看看他."
年輕人在窗台下聽到了,就裝著北風呼呼的聲音說:
"要是他不是王子,妳還願意見到他?"
"不管他是誰,不管他做什麼的,我只想要見到他."
"如果他再也沒有貴重的禮物?"
"我不在乎禮物,禮物算什麼?我只想與他相見,我的心上人."
"妳不會改變主意?永遠不會?"
"不會的,不會的,我一輩子只與他廝守.我的王子,我的戀人."
  年輕鞋匠一橫心,拔起了自己生鏽的舊鞋扣,將它彈到女孩的窗台上,然後自己就倏地爬下窗台,跑到樹叢裡去了.女孩看到那顆又髒又舊的鞋扣,全都明白了.那顆鞋扣上特殊的花紋,她在鞋匠的攤子上見過.
  結局怎麼樣了呢?
  妳改變主意了嗎?
  妳走下高塔了嗎?
  妳看清真相了嗎?
  妳會實現諾言嗎?

Sunday, January 01, 2006

歷史語言學

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

這是我在台大的華語教學老師的博士論文摘要.
看了這摘要, 覺得她真是...了不起!
會有: 原來歷史語言學是這樣子做的啊! 這種目瞪口呆的感覺.
一方面佩服, 並且深深贊同, 這才是有深度的語言學研究.
好像在描述語言的演化過程一樣, 一步一步記錄一種語言的成長, 變化過程.

我會認同這種歷史語言學的做法, 可能是受人類學訓練的影響.
好像Boas的歷史特殊主義, 認為每個文化都有其特殊的歷史發展過程, 不能夠只看共時的斷面就輕易比較各個文化, 甚至用演化論的階梯將文化擺放在各個等級之上. 也不能輕易將看似相同的現象視為同源, 或者同個層級, 因為其背後可能有相當不同的歷史脈落.

  從索緒爾以降的結構語言學派太注重共時性的語言學探討, 致力於語音, 音韻, 語法, 構詞的結構性研究. 雖然這些科目都已經建立了很好的基礎, 擁有很多語料. 但是若要說結構...結構永遠不可能完美. 永遠有例外.

  像Chomsky抱著熊熊的野心, 想建立一個Universal Grammar, 但我認為, 他的語法是建基於英文+拉丁語系的觀察, 將之抽象化了以後, 就變成有代數, 有公式的理論組.這種高度專業化的句法理論, 一般人絕對看不懂, 得仔細研讀過教科書以後, 才能了解個基礎.
這麼抽象的東西, 能夠拿來解釋兒童語言習得??
我覺得這是這一派句法學家的"幻想"!!
他們純粹是著迷於那種抽象化邏輯遊戲的樂趣, 他們認為只要把公式修改,再修改, 以後一定能解釋所有語言全部的語法現象.
而兒童語言習得...說難聽點,可能就是他們正當化自己在玩的遊戲的藉口吧~?

例如他們要怎麼解釋...
"我喜歡你"和"我很喜歡你", 兩者之間的語義差距?
雖然"很"應該是程度副詞, 有加強程度的意思, 但是在這裡, "我喜歡你"顯然比"我很喜歡你"更具有強烈的作用.
傳統上來說, "我喜歡你"在含蓄的中華文化中, 可以是一種speech act.
是表白, 說者希望藉由這樣的表白來影響聽者, 使聽者有所回應. 不論是接受也好, 拒絕也好, 總之這句話一旦說出來了, 兩人的關係勢必有所改變.
而"我很喜歡你"只是一般的描述.

所以以上所說的已經超乎語法的範疇. 而屬於語用的範疇了. 而要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語用現象, 還是要回歸到歷史, 文化的角度才能談得深入. 不然很容易就會被批評是"egocentrism"(我族中心主義). 這是人類學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標籤, 這個詞在人類學界, 就像"negro"在美國黑人面前一樣, 是禁語, 若是說了可能會引起極強烈的情緒!!
而語言學家...他們可能對這個詞還沒有那麼強烈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