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永福〈遺忘語言的鳥〉中清楚描述「遺忘語言的鳥呀/也遺忘了啼鳴/…遙遠的拋棄祖宗…/甚麼也不能歌唱了/被太陽燒焦了舌尖」這種失去語言的困境與悲哀。
之前就想寫二句歌詞
I lost my culture
I lost my language
但看到這已經是太多人共通的想法
因此不需要特意張顯了
揚言切斷歷史脈絡
只是任性的叛逆
亦或完全的創新?
或這樣說好了
歷史脈絡為何有其必要?
"追求歷史深度"難道不只是一種在學術界中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
當然"創新"與"歷史"是相關的概念
可以說 沒有歷史 就沒有創新
但
該如何將我們這一些小小眾的創作
銜接上台灣的歷史深度? 或音樂史? 或藝術史?
當我們的認同如此多元, 當我每天醒來要用不同的身分面對每一天,
當我無法決定到底要當個"台灣人","中國人","本省人","外省人"時...
我如何看待我所寫的歌詞?
它只是描寫我的情緒或感覺, 但我希望把它從一個單一個案同時擴大到全人類的普同經驗中.
這不已經是跨文化 跨種族 跨歷史記憶, 強調共時性, 泛時性的結構主義式態度了嗎?
所以
我為什麼需要知道歷史?
我為什麼需要創新?
該採取怎樣的一種創作態度?
該採取什麼樣的認同?
這是需要找尋的.
我還在嘗試
還沒定論.
樹立"個性"
在創作中的確是有其必要性.
地下樂團的朋友說:
肚爛姚大鈞那樣將前衛音樂學術化的作法
肚爛他們硬要為自身豎立一種權威
建立論述
的確是樹立權威的一種方式
但我仍然高度評價學者型的音樂人
不是在他們的原創性
而是在於他們蒐集大量的資料
可以讓我們方便地唾手可得
崇尚懶惰的作風
隨性不多語
對新科技或前衛想法飢渴
主要是因為迷失了 也不想去尋找自己文化的根
質疑傳統延續的必要
嚮往毀滅
自外於論述之外
只丟出難以理解的片斷隻字
拒絕說明
波希米亞
不當面互相批評
只暗地嘲弄
認真是用做的
不可用說的
這些態度是在我認識的地下樂團朋友圈中 比較政治正確的態度
但我不喜歡寫出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寫出的詞
不喜歡用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用的聲音
賣弄潛意識的神秘
是無聊的
對我來說
可以提供"說法"
儘管這"說法"無法涵擴全面
可以大方討論
不迴避
不輕視對方的無知或是知識過剩
這 不是比較好的創作態度嗎?
Labels: 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