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F7894.JPG (image) [DSCF7894.JPG]

Tuesday, October 31, 2006

中央A

唱名La

1939年國際訂定第一國際標準中央A的頻率為440Hz

而高一個八度音要加倍(440x2=880)880Hz
降一個八度音要除以2 (440/2=220)220Hz

理論上
從440Hz往上或往下
存在著無限多個La

但是人類聽覺平均範圍介於20-20,000Hz之間
蝙蝠可聽見3,000-120,000Hz範圍內的頻率
大象聽覺範圍在1-20,000赫茲之間

人類最多只能聽到27.5Hz-14,080Hz之間的10個La
這還不考慮空氣中雜音干擾的因素

我的吉他只能表現出中央La
和低兩個八度的La
總共三個La

設中央La為 1
高八度的La即為 1/2

1691年,一位日耳曼的風琴師Werckmeister發表了一篇文章《將鍵盤樂器調成平均律的數學》中首次提出了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乃是在1到1/2這個八度音中均勻的分出十二個半音,每個半音的距離都相同,都是二開十二次根號分之一。因為每個半音差都相同,這使得轉調容易,不同的樂器也能夠一同演奏,但是十二平均律最大的缺點就是音不純,造成和絃效果不佳。

根據12平均律
音與音之間的關係
是"乘積"的關係
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和"的關係

有天早上我醒來
思考乘法與加法的差異

1+1=2 是約定俗成的
1˙1=1 是自然的關係 但並不告訴你任何事情

自然並不把你推到更遠的地方
約定俗成的力量利用自然的原理 才會將人的理性推到無限境地

2˙3=2˙1+2˙1+2˙1=2˙(1+1+1)=6

帶著"結構主義"的概念重看這個算式
我看到了自然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變成了文化
就好像音樂的自然泛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漸移成人為的旋律


那是一個從自然到文化的過程
那是一個從0到0+1的過程
那是一個從單音到複音的過程
那是一個從靜態到動態的過程
那是一個從植物到動物的過程
那是一個從攝影到電影的過程
那是一個從無聲到有聲的過程
那是一個從無性到有性的過程
那是一個從普同到差異的過程
那是一個從無機到有機的過程



那是老子說的從無到有
那是Roman Jacobson說的distinctive feature
那是Derrida說的distinction

而我說這些時
我讀過Jocobson嗎?
我讀過Derrida嗎?

沒有!

我只翻過目錄
然後睡著.

倒是廢墟以物易務市集之類的創意活動
或是所有我常常在看的私人Blog
或是"少年維特的煩惱"
或是"莊子"
或是任何一首歌曲
或是與洪老師的通信
或是符號學課堂上與所長的閒扯淡
或是跟教羅蘭巴特的顧老師的抽煙聊天
或是充滿壓抑的情慾的眼神交錯
或是昨天晚上剪掉的指甲屑
或是放屁與大便
.......

給我靈感

讓我想寫下
以下的瘋話

人類文明是從1+1開始的
2 與 4 與 8 與 16都是同一件事情


然後我不管會不會有人把我關進瘋人院
因為我猜想跟"瘋人"聊天會得到更多靈感

我好似在一根提琴的弦上
跑遍了整個十二音律的音階
以 1/1024 或 1/2048 全音 per second 的緩慢速率慢慢行動
漸漸移轉
最後回到原音
但又跟原點不一樣了
那是原點的投射


而從1到2
從a到b
從Do到Re
都是符號

符號可以玩
可以打破
可以重組


更大的數帶給我們強大的假象
而忽略了2˙3=60000/10000
的事實

6
並不大
也不小


音樂與語言與的底層關係是數學


如果要談純粹之"理"
請談數學

如果要談符號之間的"關係"
請談邏輯

如果要談"美"
請感受
不要談

我有時會感覺自己正用被一種無形的槍桿子指著頭
某個聲音威嚇地說: "你想太多了"
下一個毫秒就死去也說不定


而今天
寫這篇文章時
我像小孩子一樣的大驚小怪
像阿基里德一樣光著身體從澡缸裡跳出來

我了解到



"真理"

來自於人的無知健忘






參考文章

郉亞 "音樂與數學"
http://www.ttsh.tp.edu.tw/~a008/MATHWORK/music2.doc
Google搜尋關鍵字: 聽覺範圍 聲學 樂理... 等

Labels:

和樂融融

A對B說: "我愛你"
B對A說: "我也愛你"
A與B相視而笑, 雙頰磨蹭, 擁抱, 親吻, 享受兩者合一的幸福感.

他們沒說出口的是

A不知道愛是什麼
A認為他只要常常對B說"我愛你" 便可以常常享受這種安穩 彼此相屬 互相認同的幸福感
當然 還有性的感官刺激
與完事後淡淡的動物性感傷
他認為這是美的
他願意以"我愛你"這句話作為象徵貨幣來換取這種美感
因此A是真誠的

B也不知道愛是什麼
B甚至不知道"我"是什麼
以及"你"是什麼
B清楚地感覺到"我"分成好幾個部份
但他不清楚到底有幾個部份 (以Bn表示)

B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某一部分(B1)喜歡跟A的完形整體(A whole)在一起
享受那種安穩 彼此相屬 互相認同的幸福感
B1認為這是美的

B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某一部分(B2)
喜歡性的感官刺激與完事後淡淡的動物性感傷
B2認為這是美的

B3喜歡跟A住在一起因為可以省房租
B3認為這是美的

B4喜歡跟A一起吃飯
因為B4討厭吃青椒而A whole喜歡
因此B4可以把討厭的青椒給A whole
B4認為這是美的

B1+B2+B3+B4+....... +Bn < B whole

B whole 認為整體來說 他跟A在一起是美的
因此B whole願意以"我愛你"這句話作為象徵的貨幣來換取這種美感
因此B也是真誠的


B不知道A分成幾個部份 他也懶得去分析
所以B總是以Awhole看待A

A whole 知道自己分成幾個部份
但是他通常都將自己的幾個部份協調得很好
所以總是以 A whole 的整體面對每個人
因此他不介意B將他低度異化為一個凝聚性的整體

A知道B分成好幾個部份
但是他擁有"獨立整體凝聚性的個人"的人觀
因此仍然以B whole 看待他

關於以上所分析的一切
A都知道
A知道B的心裡在想什麼
但是他裝做不知道
他認為B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
因此A沾沾自喜

以上所分析的一切
B也都知道
B也知道A心裡在想什麼
但是他也裝做不知道
他認為A不知道他的心思
因此B也沾沾自喜


C 無法忍受A與B這種假惺惺的互相利用
因此跳出來分析A和B的整體與部份
並且明白地指出A和B的每個部份的意圖
分析他們之間的象徵權力關係
將A和B的沾沾自喜戳破
C直指"A和B的愛情是一個假象!!"
他讓A知道其實B也知道
並讓B知道其實A也知道
C説:"A和B之間溝通的"前提共識"(common ground)
其實是一個"誤認"!! (meconnaisance)

C認為他澄清了這個"誤認"
清楚地分析了事實
因而C也沾沾自喜
而C用了社會學的象徵互動論
參雜後結構主義的象徵資本論以及權力關係的觀點
將以上分析
寫成了語用學的論文
成功地從助理教授升等為副教授
而C無法顧及於A和B之間關係被戳破的尷尬情況
很快地A和B就分手了

C認為他是幫A和B澄清關係
在雙方互相完全瞭解的前提下
關係應該會更順利才對

A和B的分手
對C來說
是因為他們的心智太脆弱
無法承受事實
而自甘墮落地沉溺於愛情的神話裡面

D看到這一切過程
因此他為C和A及B做了
批判人類學式後設分析
D澄清了研究者-C 的意圖和目的
D解釋了為什麼A和B無法承受C所分析的事實
D寫成了一本描述大於理論的新民族誌
D認為他才是看得清楚一切的人

E在A B C D 之外
E質疑一切"事實"
他以一切都是"假象"的哲學預設
來分析A B C D 的意圖和目的
他提出: 事實只是每個人主觀的看法
並沒有普遍的真實

E的言說讓ABCD都陷入一片虛無之中
他們放棄交談
轉而往內心與自己交談
或者放棄語言
轉而以別的方式思考或再現
E覺得大家這樣實在太可憐了
因此自己破壞自己建構的哲學堡壘
要大家往別的古文明中尋找其他的精神堡壘

F將A B C D E的關係都看得清楚
於是他賣索麻給每個人
慰藉每個人千瘡百孔的情緒
因而賺了大錢

G將F的意圖拆穿
嚴詞批評萬惡的資本主義
而倡導他的"沒有主義"

H大致了解了A B C D E F G的意圖和關係
因此他要求大家守著最後的底限
和平

然後筆者IR說
一切都是矛盾


A B C D E F G H IR.......
皆處在既緊張又太平的關係之中

IR的"矛盾"
H的"和平"
就像G的"沒有主義"
就像F的"索麻"
就像E的"解構"
就像D的"後設"
就像C的"誤認"
就像A與B的"我愛你"

都是神話

而拆穿這一切的SF
認為自己的變態程度
比之於
日本人將性伴侶五花大綁 在肚皮上滴蠟油的行為
有過之而無不及

SF的"自我懺悔"
也等同於
A與B的"我愛你"

而又拆穿這一切的.......(隱形人)

真誠地

杵在

親眼目睹攸關生死的災難性場面時

那種無言可說的瞠目結舌的狀態
之中

Labels:

印度德里大學哲學研究所
書單


這是一份會令我感動落淚的書單

想想

一個月只要5000NT左右的房租+生活費

一學期17000NT左右的學費

重點是

哲學系分在藝術學院之下!!



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印度

Labels:

Monday, October 30, 2006

再殺

"當代電影分析"(2004)

雅克˙奧蒙
米歇爾˙瑪利著
吳佩慈譯

是本令人興奮的
對電影分析理論及理論史的概要性介紹

如果"世界即電影"
分析電影便是解析世界的一種方式

但是我還是覺得好的分析方法要有堅強的哲學觀點作後盾

理論夠堅強
觀點夠廣泛
才殺得愉快

Labels:

生活小樂趣

跟喜歡的老師 朋友 抽煙 散步 聊天
愉悅地哼著歌 跟大樹聊天(哈囉 珍泥佛)
散著步去買剛出爐的麵包
愉悅地品嚐起司散佈在口中的味道
愉悅地放屁

歐耶

自然

Labels:

Diane Arbus





感謝我的攝影痴朋友
介紹這位超-人類學-式的攝影師
人類學給我的啟發是
去除任何偏見 讓平凡的變得奇異 畸異的變得平常
不僅觀察 而且讓觀察者被觀察
更應讓旁觀者了解到
觀察者也被觀察
也參與其中
最後就是跳出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二元對立
詮釋-被詮釋-後設詮釋
到最後也許可以無怨無悔的
放棄
(歐耶)
我以超-人類學形容這位攝影師
是因為
(我私自猜測)
她早已跳脫了所謂的理論建構
所謂的語言溝通
訴諸

直觀

衝擊


引述英文介紹
1. Her “contemporary anthropology” - portraits of couples, children, carnival performers, nudists, middle-class families, transvestites, people on the street, zealots, eccentrics, and celebrities - stands as an allegory of postwar America and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earance and identity, illusion and belief, theatre and reality.

2. Diane Arbus once said: “A photograph is a secret about a secret. The more it tells you the less you know.”

Labels:

週末爽

在華山藝術市集
唱了12首歌
KbN索非
現場亂jam
寫了一首歌叫Bbrother
歌詞如下
請查照
優齁
my friend
He is a criminal
Spraying some colors on the wall

my friend
He is a criminal

sharing his pain with us

a meaning so obscure
i cannot penetrate
his thinking

not to be revealed
'til the world collapse

give back
the soul
from photograph

some call it vandalizing
some think it art

Labels:

拼圖

今天搜尋到這個人--Aura的Blog

以及她的論文 "阿多諾的音樂與語言"

欣喜若狂

我沒想到台灣已經有如此深入地關注我一直想接觸

卻苦無入門之徑的題目的人

文化 語言 音樂 藝術 歷史 哲學 美學...這幾方面的興趣

要如何融合呢?

也許阿多諾是解答者之一

也許他就是我的拼圖完整圖

真的

我所知太少啊

怎麼還有時間抱怨呢 ?

還是多讀點書吧...

Labels:

Sunday, October 29, 2006

無賴

社會不適應
越來越勉強無奈的假面
看似豁出去
其實很孬逼
打著理想的招牌
行著廢渣之作為

所以老鼠偷偷地
拉開被煙燻啞了的嗓子
在樹洞裡偷偷地唱

作夢的人不是個東西
從來不是個東西
是個非東西
是個狒狒東西
是個廢廢東西

我只希望能夠
和你一起
夢夢夢夢
夢夢夢
到永久
好嗎?

我的狒狒
我的老鼠

Labels:

Saturday, October 28, 2006

果菜I號

這世界是一個榨汁機
年輕的我爸爸
曾完整的紅蘿蔔
接替了我爺爺
奮力地迎向光鮮明亮的社會的榨汁機

現在他快被榨光了
便向我熱情地招呼:

" 快來啊!
很好玩喔! "

一如他從小帶我去遊樂園
那般愉快的光景

被榨乾的我的爺爺
成了風乾臘肉
掛在陽台上希哩呼嚕地打著盹
被控侵占公家宿舍的我的爺爺
連同我的爸爸媽媽姑姑阿姨舅公舅母都
不時在提醒著我

死亡的迫近
家族形式的虛假
以及人生的孤獨

那便是養成我的乖僻彆扭
的根源
之一

Labels:

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我 ?

"人性"

很有趣
但前人已經討論得淋漓盡致了
我們可以換個話題嗎?

萬一沒有人性?

萬一人性就是一個建構的概念而已?

萬一""沒有什麼比其他萬物更特殊的地方?

要是萬物各有其特殊的地方只是人太愚鈍而無法察覺?

Foucault在解構個人的主體性之後

寫下 "必須捍衛社會"這本書

那是避免落入虛無 落入混亂的途徑之一

但是"必須" (Il Faut)

是個虛主詞的句法

也就是沒有人說 "必須"

所以

為什麼必須?

這世界沒有絕對

只有妥協.

因此換個話題吧.

先把人性 權力 放在一邊吧.

已經有好多人提出這樣的說法:

"世界呈現予我 已是一部電影"

由此出發 繼續衍繹



知覺 感官
使世界再現予意識

"我"

有很多面向
是由
多種意識
協調所組成
從來不是單一的




每天每天
"我"
都在與"自己"的許多面向協調
"我"
每天都在背叛 "自己"
每天都在愛戀"自己"


中文的動詞型態
從來沒有分單/複數
必要的時候
也可以"萬眾一心"
那是一種集體心靈的交融狀態 (榮格說的)
這是大多數個人主義根深蒂固的歐語系人
無法了解的狀態




自己跟自己的溝通

可以透過 "語言" (包含語音 語義)

可以透過 "音樂" (包含旋律 節奏)

可以透過 "影像" (包含顏色 光影 形狀 位置 動作)

(其中只有語言是digital code. 而音樂, 影像屬於analogy)


但是除去這些繁瑣的再現


用一種無以名之的途徑 集中精神 自己與自己交流

便是冥想

某些運動可以幫助身體進入冥想狀態

譬如瑜珈 太極 打坐


"概念"

對我而言

是從一片混亂中抽取細絲

將細絲編織成可以立足的小布氈

才是哲學的起點

但是在抽取--編織的過程中

就已經忽略掉其他的可能

因此要不斷回到原點

看看忘了什麼?



不同的選擇

沒有什麼好壞

沒有什麼對錯

只是不同觀點 不同傾向 不同的機緣 導致不同的口味或嗜好

這複雜的情緒暫時稱它叫



是小小的熱

小小的熱點燃了

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燒

直到燃料 或氧氣 或熱源

其中之一消耗殆盡

就熄滅了

等待下一次的熱源產生









等到自己跟許多種可能性的自己們取得一個短暫的共識之後

再去跟別人 (預設他們已經自我協調好了) 協調取得共識

但有趣的是,

不論是自己與自己的溝通, 或是個體間的溝通,

符碼化的語言總比音樂影像的呈現

更有號召力且有效率.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高科技現代世界裡
資本主義 早已不只是的問題

符碼化的象徵符號--不論是品牌 知識 語言 藝術....

全都是可以用來交易的象徵資本 (布赫迪厄說的)

你看看
我在放入括號的時候
是在引述那些已經握有巨大象徵資本的人
希望藉由引述他的話
使我的話多少沾上點象徵資本
這其實只是想讓別人知道
不只是我這麼想
別人也這麼想
而這社會中大多數的人
已經無法自己去尋找自己所相信的真實
而寧可相信具有權威的人所見到的真實


 浮誇 虛榮 權威
   
     是

  學術的充要條件



從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對話

往往使用最有效率的象徵符號 (而非類比)

這一點上來看

以"抽象的價值"作為交換工具的資本主義

其實很符合人的理性



我們總是貪圖省力和效率 因而自己跟自己講話

而較少自己唱歌給自己聽 自己放電影給自己看

而也是在這個講求效率的高科技現代世界中

大家不願與 "自己跟自己都還沒有協調好的人" 合作

大家把這種人踢出去 或關進醫院中 叫他自己去協調好了再回來

如果他幸運 也許能夠協調好自己 再回歸社會

如果他不夠幸運

也許就在街上不斷地不斷地不斷地不斷地

自己與自己對話

自己對自己叫囂

自己對自己動粗

自己對自己放電影

而不要別人打擾

萬一有太過好奇的人試圖打進他的世界

他會無比驚愕


那就是我與街上的"瘋癲 "者

眼神交會時

所讀到的

驚愕

Labels:

Wednesday, October 25, 2006

自我消解

打你的不是我的手
說話的不是我的口

概念 流動
交融 滲透

短暫交集
各自分開

共識是誤認
我真誠地同意你
我的朋友

所以如何?

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自己對自己做的再現
拿來做換取名利的工具?
拿來做自我安慰的精神食糧?

自溺

只因

我想回到溫暖的羊水中
回歸無人能容忍的任性而為

死的過程
向生回歸

Tuesday, October 24, 2006

殺殺殺殺殺

分析

是種肢解

像一位屠夫
面對他要宰殺的豬仔
先界定最小單位
再用一把銳利無比的刃
切開所有可能的連結

將其內臟
膀子
蹄旁


眼睛
尾巴
晾在半空中
供人垂涎

它可以是門美妙的技藝
好的分析
不拖泥帶水
不浪費任何力氣
一氣呵成

血花飛濺
體液橫流
腦漿四散

要殺得快 狠 又有力道
要殺得精準 又分配得公平
一切適於其自然肌理

看Chomsky分析語言
顯然比庖丁解牛
略遜一籌了

Labels:

再辯啊

在物質與人口"大流散"(diaspora)
一切皆已"全球化/在地化"的時代裡
"文化"概念還能怎麼用?

大四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論文, 介紹大貫惠美子(O-T)的"歷史人類學"取向.
(自己寫過自己都忘了, 再拿出來看的時候覺得: 欸, 我以前怎麼這麼厲害啊?
有人有興趣的話可以跟我要檔案 ... 雖然我知道一定沒人會理我)

簡單的說就是:
O-T認為一切"文化"概念都"有爭議性", 但是她認為沒必要全部揚棄, 只要加上細緻描寫的歷史脈絡, 仍然可以進行文化的詮釋與分析.

但再仔細想想,
"歷史是誰的歷史啊?"
無力掌握書寫和發言權力的底層社會人民, 他們如何留下自己的歷史呢?
所以歷史學界早在1960年代左右? 就已經發展出"subaltern studies",
拼命想要記錄"底層社會"的歷史.

如果用文字記錄不夠, 還有教育程度的困難門檻, 那教當地人使用攝影機試圖紀錄"影像"好了!
(所以有尚˙胡許 式的民族誌電影)

那麼...天生生理機能跟常人不同,
例如說: 無法通過智力測驗, 或小兒麻痺, 或語言障礙, 或者遭受打擊, 患有"心理疾病"的人, 他們連講話都沒有人聽得懂了, 怎麼紀錄生活史啊??

而且站在他們的立場, 真的認為"紀錄歷史"有那麼重要嗎?

吃飯都吃不飽了!?

學者要以自己的學術權威凌駕於他們之上, 去告訴他們"紀錄歷史的重要性"嗎?

所以....

以前人類系有個學長很愛用台語說: 大家都賣假了啦!

"關懷弱勢"本身就是一個有預設立場的語彙
預設了他們是"弱小的", "需要保護和幫助的"....
那是否就可以引申出: 幫助"弱勢群體"的學者, 社運人士, 或社會工作者,
就擁有一些"正義","善良","人道"的光環?

我不是說不要幫啊!
要幫就好好幫啊! 幫人幫到底嘛! 而且要不卑不亢地幫啊!
能幫多少算多少, 不然還能怎麼樣??
反正說到底都只是讓自己有事做, 給生命賦予某些意義而已.

不想幫的話就自私到底吧! 反正完全自私的人也沒有人會理他啊!
這只是相對的關係而已啊.

現在
會這樣口無遮攔地隨便亂講話
是因為我已經被"無為"思想掌控了... 太懶散了...

我開始覺得....

所謂的"文化","次文化","反文化","全球化","在地化","公共","私人"....

都是一些建構出來的, 具有爭議性的概念.

文化研究學者或社會科學研究者可以吵一輩子吵不完啊!

如果這麼喜歡辯論的話就好好辯一輩子吧!
加油啊! GO GO GO!


孟子說: " 吾豈好辯哉? "

他就是好辯啊!

"孟子"流傳兩千多年下來, 每個讀者都說他好辯啊!

那麼愛辯還說自己沒辯? ?




我快要沒力氣玩下去了...

我的精力如果用在別的地方好像更快活些 !

Labels:

Monday, October 23, 2006

歐耶

今天開心的事

是看了一點點 Chomsky v.s. Foucault 對人性的辯論(1971)

以及借了德勒茲的兩本書

Cinema , What is Philosophy?

德勒茲說: 哲學是形成, 發明, 並製造概念的一門藝術!

哲學家, philo-sopher, 如字根, 是愛智慧的人.

德勒茲更進一步說, 哲學家是智慧的朋友情人.



朋友關係



情人關係

除了要好的一面之外,

同時也是一種競爭, 聲稱佔有, 提出要求, 有時會因不耐煩而厭棄的

對手關係.

而哲學家通常都在自創新的概念, 並與其自創的概念成為最好的朋友!

而且通常都討厭別人的朋友(哈哈).

另外, 既然說到創造,

Chomsky 在上述辯論的文章中一再提到:

人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對於"有創意的作品"或者"有創意的提問"的需求!

(a fundamental element of human nature is the need for creative work or creative inquiry)

而Foucault則質疑"創造性"真的這麼"原創"嗎!?
創造性必須在規則和制約下才能成立
而他懷疑這種使科學具有可行性的規則
是否存在於人類的"心智"(Mind)之外?

其實我同意Foucault

因為不管怎麼創造, 人只是在重組, 連結從外界接收到的訊息.

即使是生孩子, 孩子也不是一個憑空出現的創造物.

孩子是父母的基因隨機重組而成的.

之前看了一部舞台劇, 講一個畫家的生平(忘了名字,對不起).

其中有一句台詞我一直無法忘記: "藝術與後代....是人死後唯一留下的"

為什麼一些追求極致的生理男性

會不顧一切 瘋狂地投入創造性的心智活動呢?

或許是他們不會生孩子吧....

那生理女性在我看來比較幸運, 同時也比較困惑...

因為她們有兩種選項.

一個生理女性, 如果只生孩子而沒別的寄託的話, 她得承受孩子長大後會擁有自己獨立生命--甚至可能離棄她的事實.

而自己創作的作品, 一輩子不會離棄自己.

Labels:

學者的垃圾筒

記得有一次跟一位語言所學長聊天

他的論文主題是漢語句法研究

我問他: 為什麼你這麼喜歡句法?

他說: 找規則嘛. 就像小時候玩益智遊戲一樣.

我說: 那無法歸類的東西怎麼辦?

他說: 那就只好把它們歸為"例外"囉... 這一類也就是學者的垃圾筒.

我說: 啊哈! 那學者的垃圾筒才是有趣的地方!!

他笑而不答.


我真希望有良心的學者把他們的垃圾筒倒出來讓大家檢視一下.

或者是說

分類學根本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好主意!?

林奈當初是在想什麼啊?

Labels:

又變了

我這兩年一直夢想到法國留學
可是今天早上醒來突然覺得去印度學哲學更酷

有興趣的話請到Google搜尋相關資訊!

Labels:

Jackson Pollock



















介紹"二十世紀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畫家"Jackson Pollock的文章

在文章下面的討論中看到Goya大姐說:

這篇勾起我的回憶了,我論文就是寫Jackson Pollock...,有很長一段時間與他的作品與論述為伍。當然還有可憐的jeph,那時我論文還是用手寫的,他負責打字。所以當時全台灣讀最多Jackson Pollock的大概就是我和jeph了... (搞不好教授都沒看完:P)哈哈! 出國時有很多次看到原作,都被他的作品震憾,能量之大難以招架。後來是在溫哥華看那部紀錄片的,總覺得沒有揣摹得夠像,但聽說主角(兼導演)已經非常努力進入Pollock的世界。

每位偉大瘋狂的藝術家背後通常都有一位偉大瘋狂的女人...


那...

偉大瘋狂的女藝術家背後有什麼人??

Labels:

Sunday, October 22, 2006

我曾經反科學

我曾經反體制

我曾經反權威

我曾經反半調子的態度

只是我一直在心裡頭反

沒有表現出來

因此在我的成長歷程中


我沒當過龐克妹

沒放過炸彈

也沒有集體雜交過

只敢在想像中那麼做

這就是我孬的地方
也就是我偽善的地方

不過也因此沒有真的

嚴重地傷害過自己或別人


那些"為反而反"的情緒

會為我自己帶來毀滅性的情緒

現在

我不喜歡這樣毀滅情緒性的 反

而喜歡真正有所堅持 樂在其中的 反

因此我覺得需要將 反的對象更加精細化

我目前反的是"單一的標準"

"好壞的標準"

好壞的判斷帶來歧視

科學

體制

權威

他們都是一些方法

大部分人都認為應該照這些方法做事

而忽略了這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

不照這個方法走也不"壞"

目前我是容忍著這些方法

因為我無法提出更好更全面的方法

但是

作為一個有主體性的個人

我可以批評

批評引發討論

而且在討論過程中

真誠地將自己的預設坦白

這是我喜歡的態度

但是在真實生活中仍然只是半調子而已

這就是我沒用的地方

Labels:

Saturday, October 21, 2006

後現代宇宙連環草圖

解構
不是破壞
只是不斷精細的分析

現代
不是時間性的後
而是方向性的後
其精神在於
試圖找到藏在所有西方哲學思想背面
最源頭的預設
亦即
暴露出西方哲學思想的基礎磐石--真理

蘇格拉底--亞理士多德--柏拉圖
師生三人都窮盡一生追求"真理"

萬一
沒有真理呢 ??


Don't Panic

在這樣的質疑過程中
不需要掉進充滿恐懼與不安的虛無
"尼希利"只是一種情緒性的謬誤反應

積極的態度是
面對 正視這個事實(fact)
--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普遍真理(universal truth)--
並與這種混亂和平共處

若有一套標準典範
則會形成合法性權威
權威
即不可避免地形成暴力



人類的世界裡
(先不談自然界裡其他生物與非生物)

沒有普遍的真理(truth)
沒有普遍的正義(justice)
沒有普遍的形式(form)
只有人與人之間相對性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問題
只是如何處理關係的問題


後現代哲學
找到西方哲學的基礎--真理 正義 形式
加以質疑
並提出相對性的看法
就我的理解
這像是
道家的精神加上邏輯的分析法
當然
他們做得比兩千五百年前精細多了

也許有"真實"(reality)
但"真實"是被認識到
只有在被認識到的條件下真實才存在

語言(language)
是對被認識到的真實
試圖再現
再現
已經不是被認識到的真實

科學的原初目的是
不加偏見地收集各種客觀資料--實證
提供各種可能的觀點(approach)
加以分析 找出規則
提出"理論"

實證
只是一種理想
在蒐集資料與實驗設計的實際操作上
不可能達到完全客觀
就算以多次實驗的平均值消弭差異
實證的方法認識真理
仍然只是一種階梯式的爬法
是慢的
但踏實的

另一種接近真理的方法是
頓悟
頓悟是快的
但有危險性

====================

思考這一切時
我像一個作家
或一個導演
我可以設置我的場景(mise en scene)
擺放我的演員
講述他們之間發生的事件
建構自己的小宇宙

首先
有主體/客體
有意向/反意向
以及一切交互作用所發生的
"生活世界"

說(utter)
是一種行動(act)

行動
是一種"力"


若有對象
即會有反作用力

在人與人間

就像乒乓球一樣反彈來反彈去
除非
掉進吸納一切的黑洞

黑洞
曾經是燦爛的恆星
過度膨脹後爆炸
歷經質變
成了吸納一切的
全宇宙最重的重心
即便如此
黑洞
仍在變化的過程當中
是恆星的來生(after life)
而非殘骸

宇宙
有機
不斷轉變

在這層意義上
在變動中就是活的
因此
也是活的
也是活的


於是我們得談到
組成世界的
空間概念

時間概念

空間與時間都是被界定出來的
亦即被建構的概念

且不只是人類可以界定

桌子
藉由它在生活世界中的存在
無言地宣稱
"嘿!
我的體積佔據了空間,
我的腐朽體現了時間!
存在
因為我造成了差異!"

存在的定義
是造成差異

不存在
可以是想像

而我想像
"不存在的"
存在於
異次元

而"次元"與"次元"之間
也可能有"互動關係"
也就是"力的傳遞"

異次元的東西超乎我目前的描述能力
我只能想像...

舉個例子:

"也許資本主義是異次元來的!!"

我說這句話
可能會讓社會科學家都把我當作瘋子
不過Bbrother也說麥當勞叔叔是外星人
如果Bbrother不是瘋子
那我也不是瘋子
反正瘋子只不過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

為了證明我的思考是有自己的一套邏輯的
我得多說一些來解釋這個簡單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遵奉科學方法的學者
都要寫成幾萬字的論文來講述一個簡單的概念
就文體來說
論說文是最基本
而文學家
他要講幾十萬字的故事來闡釋那一個簡單的概念
雖然也很繁雜
但至少他的故事是讓讀者享受的
--敘述文是更有趣的

而哲學家--像Wittgenstein
他應該已經越過這些煩雜的論證過程
而只提出最簡單的原理
哲學家的語言是一般人看不懂的
因為他用的是metalanguage(後設語言)

而藝術家
是捨棄語言
轉而探索 尋求別的表達方式

那個故事可能是這樣:

在異次元的世界中
有個已經發展到超高度資本主義化
沒有任何別種交換方式的社會

你出生
媽媽就已經在你的生命帳簿上記上一筆:
生育費: 1,000,000,000 元

你呼吸
星球空氣管理局就要徵收
呼吸費: 1元/sec.

而你說一句話
別人就要付你10元

別人說一句話
你也要付他10元

但是當你獲得某種位階
例如你當上教授
說話的價碼就提高
你的每句話值100元
因此大家擠破頭想當教授

這個可怕的次元
經由某種""的傳遞
漸漸影響 滲透了 我們所在的次元
--當然這中間有很複雜微妙的力學過程--

我們的世界漸漸開始使用貨幣
漸漸形成了越來越強大的資本主義

--當然貨幣經濟發展有他的歷史過程
那就是可以用科學方法觀察的範圍了--

宇宙的生成
=========

從""到""
是一個神祕玄妙的質變
其中也有很多故事可以說

例如:

無形意念漸漸匯聚累積
當衝過某個臨界點時
就成了有形的了

就像水的相變

固態--液態--看似無形其實有形的氣態--再來也許會變成更無形的能量?

我一向討厭那些打著
宇宙神秘能量的招牌
賣能量水
或招募學員的奇怪機構
有段時間我一直認為那是異端邪說

但是仔細分析
我討厭的也許是那種不公平 不透明的交易制度
還有那種想要影響人
成立教派的野心

單純就能量的想像來說
那還是滿有趣的
不是不能想像的

進入
"有"
的狀態以後呢?

空間上
無數的點連成線
無數的線連成面
無數的面連成空間

空間軸加上時間軸
構成
日常生活的世界

但是這些都是建構出來的概念
點是一個概念
線 面 也是

推理性的思考 (propositional thought) 而言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只能用這些概念來推理

思考
也該嚴格界定其定義
如果我們想維持後設語言的純粹性和明確性
那就是邏輯學家在搞的事了

時間上
也有點 線 面的概念

但是一般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能充分理解到
時間的 點和線的概念
這可能是受限於人的生理基礎的限制

宗教作了很多這方面的想像
佛教的輪迴
是一種輪型的時間面的想像

當然
我們也可以作
球形的
螺旋形的
丁字形的
放射形的
金字塔形的
時間想像

有許多苦行僧
他們亟力修行
超越人類的生理限制
也許所謂的"得道高僧"
就能輕易的感知到
"面"性的時間
也說不定

藤子 F. 不二雄
也做了很多這方面的想像
他開啟了多少孩子對於
空間跳躍和時間跳躍的可能性
美好夢想

所以我覺得愛因斯坦藤子不二雄
也許是有志一同

愛因斯坦說
空間是可以被扭曲的
時間也可以
質量和能量可以轉換
黑洞
就是極度扭曲的空間和時間
依照相對論:

離地心越遠
時間過得越慢

在高速運動中
時間也過得比較慢

如此我似乎可以有點了解到

為什麼
傅柯說"相信游牧是比定居更具生產力的生活方式"
(看看中國與蒙古人的民族性差異就知道了)

這也許也是為什麼
我總是在騎車時
或是坐捷運時
或是搭火車時
想出一些旋律或語言


移動
==========

空間上來說
我可以移動
從點到點
從空間到空間
中間的連續性構成了移動的路線
而事實上
連續性
是想像建構出來的


從這裡
走到你那裡
永遠有1/2的距離

1/2
1/2
1/2......

我能夠
來到你的身邊
碰觸你
這是多麼神秘的一件事情


我的觸感
你的香味
也許只是一種想像
為了這想像我可以熱切地活過這一輩子

這也許
就是愛情

Labels:

陳界仁 與 Bbrother

路徑圖-陳界仁2006個展

2006-10-21 ~ 2006-11-18

開幕酒會: 2006-10-21 17:00 ~ 18:30藝術家: 陳界仁大趨勢畫廊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09-1號週二至週六 上午11:00 - 下午07:00886-2-2587-3412www.maintrendgallery.com.tw/tw/


--------------------------------------------------------------------------------
成長在眷村的陳界仁,自幼養成定睛看人世的冷靜與清明,近年,成為獲邀參加全球雙年展最多的台灣藝術作者,沒有驕傲,也無特別欣喜,因受邀參展足跡踏過全球,開啟生命另一扇窗,卻,保有一貫清晰洞悉人間事的敏銳。
十一月初,大趨勢推出「陳界仁個展」,展出〈加工場〉、〈八德〉與〈繼續中〉,分別完成於2003年與今年的錄影作品。
「拍攝影片」之於對陳界仁,不僅是為完成一部影片,而非去拍攝或紀錄「可被看見」的現實,總體而言,陳界仁面對所處當下,採取這樣一個「具主動性」的行動。
雖然,陳界仁是台灣當代藝壇在國際當代舞台能見度相當高的一位,陳界仁從不認為這點重要,身為一位創作者,陳界仁知曉自己位處邊緣,誠如台灣的處境,與台灣的社會亂象,媒體消費快速泯滅職業道德,官僚宰制地方,「挖掘現實」是陳界仁關注的焦點,更著重藉由創作真實「轉化」現實處境的可能性與多原性,貼近真實,跨越現存體制的框架,無疑是陳界仁隱藏創作中的策略之一。
台灣經濟奇蹟曾傲視全球,成為全球代工重鎮,1960年代最精華的歲月,然則,隨著全球經濟環境轉變,廉價人工被其他國度或區域取代,台灣不得不轉型,大量工廠外移或關閉,「移動」與「無法移動」成為資方與勞方最明顯的對立景況。〈加工場〉闡述聯福製衣廠女工的現實困境,二十多年認真工作光景不再,所有付出成為資方惡性倒閉與拒付退休金踐踏的事實,情何以堪?激烈抗爭下留下更大傷痛,景物全非的七年後,她們現身昔日工作重要場域,一切重新上線,熟練的動作,無言的面容,風光不再,透過陳界仁的鏡頭,台灣社會進程的無情與不堪──〈加工場〉,歷歷在目。
〈八德〉,不是一個確實地名,是城鄉交界地帶,卻是陳界仁凸顯文字意義與當地真實生活經驗存在的「斷裂」事實,也可視為「預視」,仍然延續關懷「邊緣」議題,都會城市外存在「區域」,不論內在的生活與經濟環境或外在建築景觀無法具體策量,荒廢的「宏觀大鎮」再度出現臨時工人游走,過往馬達工人與資方抗爭的影像,無非爭一口氣與生存的能力。不論臨時工的「行為過程」,原有物件被「挪移位置」,不是真正的「搬離」,一切與「宏觀大鎮」廣告招牌指示方向的箭頭相關,冷冽,存在。
〈繼續中〉,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表現在85樓摩天大樓工作友人的窘困,招商失敗,空間「閒置」著。第二部分,居住在廢棄回收場排水溝的工人,所有水溝內物件都來自資源回收廠,一個遭人遺棄的真實時空。第三部份,停車場,一邊置放台灣左派史料的貨車,是冷戰時期台灣被銷毀的史料,另一邊停放希望台灣成為「美國第51州」的親美宣傳車。三個場景,三個時間,陳界仁指陳社會真實殘酷的對立,無聲,佇立,一切,仍在發展,進行,繼續。








「塗鴉」的政治─談華山塗鴉事件


…必須進行政治性判斷的批判意味著意見政治,那同時也是理念(Ideas)政治…在這之中,正義並非建立在聚合(convergence)上,而是建立在相異/幅散(divergence)之上。---李歐塔( Jean-Francois Lyotard)


  華山文化園區將於十月底舉辦一檔國際塗鴉展,在自由和藝術旗幟的號召之下,這個展覽被或許會被認為是華山文化園區留下其前衛開放作風的註腳之一,不過就在展覽開幕之前,因為八位台灣的塗鴉小子私自潛入園區塗鴉,遭到園區以「破壞古蹟」之名提出告訴而突顯了塗鴉行動的合法/非法、藝術/破壞行為之間的矛盾與辯論。這個事件目前已由塗鴉創作者Bbrother發動連署,抗議華山對待「塗鴉」的兩套標準,並且在網路間快速地流傳和串連。
無論是告訴的重點或者媒體的宣傳都直接指向法律層面,但也因為「塗鴉」和「『非法』塗鴉」(?)之間的矛盾而刺激了傳統認知之下「體制意義」的迷思。或許能夠更進一步討論的,是關於社會透過什麼方式去建立它的認知價值和認知標準?塗鴉行動無論是在其社會批判意義,或者「如何被認定為藝術」的議題上,都突顯了這一向尖銳卻總是缺乏討論的議題,正如Bbrother在其聲明文章〈被分贓的次文化/我們的聲明〉中引用了華山「推廣」塗鴉展覽的文案並質疑:對於保護、宣傳舊有「被認可」的塗鴉,和當下的塗鴉行動之間的差異看待。不論從藝術歷史的脈絡化過程,或是社會行為的觀點來看,這個質疑更深刻地牽涉到反思歷史、族群、體制…如何以「同化/吸收」(assimilation)或排除(elimination)他者的潛在模式而建立, 而非基於注視差異(異己)自身存在的意義。美國政治學者Iris Marion Young評論:傳統的以排除或貶低某一族群的政治是假設差異有其固定意義,它以此定義不同族群(階級)。然而另一方面,平等主義式的政治則傾向以流動式、彈性地看待差異作為社會發展過程的產物,並關注其和社會的關係性(1)。以後者的角度看待這次的塗鴉事件,可以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甚至同時給予所謂「藝術」、「體制」之辯論的另一種切入角度,以跳脫規範性層次的問題。正如談論藥物文化的書籍〈迷幻異域〉前言中所談:「所有文化都存在著二元悖反的意識型態:菁英對抗普羅、前衛對抗大眾。…」(2)而塗鴉文化之中鮮明的反文化、反體制特質本身就彰顯著這種二元論,並企圖以游擊的姿態去突顯和挑戰既有文化與體制所造成的社會藩籬和階級性,並也因此突顯了國家機器、政府體制和異己之間的對抗。
單一道德和法律的規範並不足以說明文化如何詮釋「差異」和包容在這個社會上更多的不同或不平等,反而將使得塗鴉「展覽」顯現出它成為極貧乏定義之下的「前衛、多元」的一環的脆弱。什麼是值得關心文化、次文化的人去思考的?最初賦予塗鴉精神的意義所在為何?如果塗鴉事件的討論只局限在傳統、保守的差異的政治思維中,就只是不恰當地突顯了當今藝術史成為了單一目的之市場化或體制化過程而已,而「行動」(無論是在體制之內或之外)的創造意義則蕩然無存。若是如此,又何需再製作一檔名為「塗鴉」的展覽?
塗鴉行動之所以被認定其具有創造性,從個人發言到公共意識的激發,再到空間政治,自始至終就不斷試探和思考著生活的疆界和規則,這也是往後人們再次以「展覽」的形式去看待塗鴉時所依據的歷史過程─它因最初所游走的模糊地帶而激發了更多生活思辨的能量。在這次的華山塗鴉事件中,正因為文化正規軍和街頭游擊隊二者的迎面交鋒而讓(反)體制議題更具現實感,它混雜著衝突的觀點也因此挑戰了社會背後的規範和思想形成(包括藝術歷史的形成或古蹟、文化的界定)。而作為探討文化議題、創造文化空間的一份子,對於此,都該想像著如同無政府主義哲學家哈基姆.貝(Halim Bey)在談論瑞舞派對時所說的:「它成功襲擊了大眾共識的現實」同時也如他接著提問的,我們也該以同樣的方式試想:難道我們不該坦承,對我們來說,這樣的政治是更真實、更有力的?(3)
註:1. 參閱 Iris Marion Young的〈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中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章節;或Routledge 2004年出版之 〈The City Cultures Reader〉中節錄章節,p. 3162. 馬修.柯林、約翰.高德菲,〈迷幻異域〉(中文版),商周出版,p.223. 同上註,p.23,哈基姆.貝於書中原文:「 難道我們不該坦承,對我們來說,……那晚的政治是更真實、更有力的?」
*本文也發表在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藝術書寫工廠網站
相關閱讀:英國Banksy和紐約塗鴉小子的故事

愛咪囈語隨便記 http://goya.bluecircus.net/archives/artists/post_134.html



今天 託了表面上裝開明的文建會的福

同時見到了一位台灣當代藝術家和一位新生代搗蛋鬼
以及一位努力不懈在體制內改革的女鬥士和一位新生代社運美女

真是三生有幸

以上資訊, 感謝喬偉的轉寄

Labels:

Thursday, October 19, 2006

咕嚕

嚥下他的影像前
在我的喉頭硬生生地咕嚕了一聲
而這傢伙
卻虛無得近似無所不在的不存在
擺明了的虛假
氣惱的當下
證明了什麼 ?



我想我清楚了

Labels:

Wednesday, October 18, 2006

王小波的"精神家園" 與我的聯想

我真喜歡王小波
他平實的文字吸引我
讓我誤以為可以把自己比作跟他一起奮鬥的精神上的夥伴

我真喜歡羅蘭巴特
他的纖細敏感吸引我
唯一受不了的只有他有時會
刻意豎立太過獨特的偏執觀點與喜好
然而這是他為我們示範的一種
符號操弄的展演

我真喜歡維根斯坦
由於他一生堅持純粹
雖然暴躁易怒 孤僻乖戾
但是他在搞純粹邏輯之外也會自己蓋房子 欣賞音樂
而且由於他能夠在臨終前說出
"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
就憑他這句話
讓我相信他不是白活的

我真喜歡傅柯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喜歡他
也許因為他太變態
也許因為他為我闡述了理性如何與瘋狂銜接

我真喜歡喬姆斯基
好吧
其實也許不是那麼喜歡
他的純粹邏輯可媲美維根斯坦
他的社會行動可媲美傅柯
但是他有點搞不清楚狀況
太菁英主義
自以為是便頗討人厭了

我真喜歡
大江建三郎
或者
John Coltrane
或者
楚浮

但是他們是屬於用作品潛移默化觀者的
他們對於自己如何能達到那樣的境界
對於自己的思想歷程
始終謹慎緘默 保守秘密

小時後我曾經因為太功利
對於如何了解這世界多一點
想要取巧 走捷徑
因此跑去學社會科學
結果進去以後才發現如果只學社會科學
心靈方面將會是多麼貧脊
我還慶幸我接觸的是社會科學而非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是個科學與人文的混種體
但是自然科學往往還比較純粹

或許說社會科學是個搖滾樂的話
自然科學可以是個納粹龐克

但是怎麼說呢?
科學給你"規則"
給你"大量的資料"
給你"實證客觀的眼光"
給你可以重複檢證的"實驗方法"
給你徹頭徹尾去人性化的"職業冷感態度"

這些是時常在慨歎風花雪月 人世無常的文人
所無法給予的


讀大師的思想時
我好像陷入一場戀愛
我拼命地想了解他
又覺得他怎麼這麼難以捉摸
越難以捉摸就越想了解他
不過也許到最後會覺得他怎麼那麼麻煩
就放棄他了


等到真的想要開始做事時
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夠格說以上這些話


如果自己生產出來的東西
完全只是些殘渣的話

那就證明了我不過是個
受大師的光環眩惑的發春追星族而已

為了不想變成這樣
必須持續努力



所以頭好痛

Labels:

Saturday, October 14, 2006

齊物

這世界上

有人以真假做為判定一切的最高標準--形上學
有人以對錯做為判定一切的最高標準--倫理學
有人以美醜做為判定一切的最高標準--美學

至於政治學和經濟學與以上相較起來
是比較形而下的判準方式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不重要 它們的影響是更直接而具體的

而所有的判別標準
如果放在相對的眼光下看
一切皆無優劣之分
亦無須爭辯

廚師
若他鑽研廚藝到達撼動人的舌,胃,心的精湛地步
其與微積分教授鑽研純粹"數"的抽象概念
又有孰優孰劣呢?
何須將抽象放置在高於具體的位階呢?

娼妓
若其能撫慰每個與其媾合的人的肉體和心靈
其與只開藥而不過問心理問題的根源的精神科醫師
孰優孰劣呢?
何須將精神放置在高於肉體的位階呢?

若相信人的精神長存
靈魂不滅
則殺人
也不算殺人了
或許還可說是幫人解脫

若相信人只有今世
形滅則神滅
沒有信仰
那麼世儈地唯利是圖
或者
刻意地離經叛道
都是在追求一人一生的極致表現
也都無可厚非了


自然運行
人各有所擇

世界的毀滅
或永續發展
在放大的時間規模下觀之
不也就是急性猝死
或自然老死
這兩種過程的不同而已嘛?

而人若是要做選擇
是否應該先充分學習
什麼樣的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再去做呢?

不然就什麼教育都不要受
什麼目標都不要設立
沒有目標
便不致做錯



天地與我並生
而萬物與我為一



若能達到這一境界
便可逍遙遊於世間

然而
若將逍遙置於最高的目標
豈不又重蹈善惡 美醜的覆轍?

因此
莊子曰:
"無適焉, 因是矣!"
(不要再追逐這些問題了, 順著狀況去做就對了!)


以上是這兩天重讀 莊子 齊物論 的心得

大智慧
使人心平靜
咚咚咚咚咚 (木魚聲退場)

Labels:

今天我媽看到我的手提袋裡有一包菸

她很平靜地問我怎麼會有菸

我很平靜地回答她

"我有時會抽"

"在抽菸的朋友面前有時為了交際而抽"

"抽得很少"

雖然以上三句都是假的

事實是

(如此似乎有點告解的意味)

"我討厭一群人聚在一起抽菸"

"因為長久以來的憂鬱傾向所以不得不用抽菸排解"

"抽得很兇"

不過

我媽並沒有像我本來想像中那樣

會大受打擊或是瘋掉

她只是搬出一大套道德論述以及健康勸說

我安靜聽了五分鐘左右

然後跟她說

"看電視啦! 不要一直唸! 你所說的我全部都知道了. "

於是我們就一如往常地一起看"天下第一味"

我媽還說下次想去他們拍片的那家餐廳吃吃看.

雖然她要我答應以後不再抽了

但我想她也知道 (一如往常地) 在她視線範圍之外

我無法履行承諾

我媽實際上的接納度永遠都比外表看起來大得許多

我想她可能也是私底下做了很多事

只是可惜

礙於我們是母女的關係

所以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

她可能也永遠不會知道

我所做過的許多事情



今天又一次深刻體會到

什麼叫做中式的家庭關係

Labels:

Friday, October 13, 2006

聲援Bbrother兄啦啦啦啦!!!

被分贓的次文化/我們的聲明(重要)

發展於20世紀的紐約貧民窟,塗鴉是一個來自都市底層的聲音,也是那些被主流社會剝奪發聲權的人們,用來自我表達與發表創作的管道。當權力階級得以透過政治、經濟控制大部分的媒體,小老百姓於是透過街頭塗鴉,達成一點點的平衡。

塗鴉是一個草根的、民眾的、非官方定義的藝術創作,其「反文化」色彩相當強烈。

然而,塗鴉文化在台灣似乎變了調。近年如Royal K-swiss等標榜以次文化藝術作為商品賣點的大廠牌,在台灣舉辦一系列塗鴉大展、塗鴉比賽,甚或市長參選人也以塗鴉代言人之姿賺取選票。原本屬於底層階級的塗鴉詮釋權,再透過各種文化經濟活動,轉移到商業團體手裡上,成為一種可大宗複製販售卻僅少數人圖利的新鮮文化產商品,並以一種去脈絡的方式被消費。

塗鴉原本具有的政治意識與草根文化意涵不再,只剩去脈絡的的流行形式。

把塗鴉商品化的不僅僅是國際大廠牌,還包括國內自許為「公共藝術」空間、 「多元文化」鼓吹者的市民藝術空間:華山藝文展覽中心。今年,一向標榜前衛、開放的華山文化園區,將以園區內大量的塗鴉為賣點,於十月28日舉行ROYAL ELESTIC國際塗鴉大展,邀請了35位國際塗鴉藝術家於華山園區內展演創作:

「史上最震撼視覺的國際塗鴉巡迴大展即將噴灑台北街頭,來自美國L A的知名塗鴉藝術團體以其獨特的塗鴉風格混合街頭文化而聞名世界,其作品結合美術創作、刺青圖騰、平面設計、雕刻與音樂其足跡遍佈美國本土與世界各地。」

華山藝文園區對於塗鴉的「興趣」不只是國際塗鴉大展。在文建會出版的華山文化園區2006年九月的節目單上,華山將原本存在於園內建物的塗鴉創作標榜為「藝術」以及園區的空間「特色」:

「塗鴉---潛入禁制藝術空間:因著華山的閒置,空間形成塗鴉的奇妙空間,走在華山,牆面不僅呈現歷史斑駁的時間記憶,更有色彩繪縵的塗鴉藝術。空間的閒置以至到再利用,禁錮的空間,隨著一群群不同身份的人進入,而塗鴉者是隱秘的一群,在華山的空間,以野戰尋覓之間,留下華山氛圍的感動、思想、行為、更有打破制度,潛入禁制的藝術空間之連結。現今的你,踏入中4館米酒作業場,或是遊走於中6館的包裝室,塗鴉之景型塑華山氛圍,一窺塗鴉的空間痕跡。」


之後的華山報也強調塗鴉為華山歷史的一部份,需嚴加保留。


這樣戲劇化、精緻化的文字/文案,究竟是一種推銷,還是華山如此一個「市民藝術空間」已經相對進步,認為在牆面、建物上的塗鴉創作具有市民藝術、歷史記憶、空間突破、草根發聲的價值,並欲以藝術部門的權力保存/保護之?亦或,既有塗鴉的存在,已成為華山園區「多元」、「前衛」的標章? 答案由塗鴉者自行揭曉:今年九月底 ,八名台灣塗鴉者進入華山園區於「已存在舊有塗鴉」的牆面上創作。孰料,自許開放多元的華山園區,在隔日即報警處理,並於九月二十三日發布新聞稿,大動作痛批這批塗鴉者的藝術創作是「破壞歷史建物、古蹟」的行為,將祭出文資法懲處。若華山以「破壞古蹟」之名提出告訴,每位塗鴉者將面臨五年有期徒刑與一百萬罰金;至目前,其中一位並於近日收到警方的傳票。

於是,我們要問華山:


為什麼對於「塗鴉藝術」你有兩套標準?你如何定義何為歷史、何為破壞?為什麼同樣的牆面塗鴉行為,過去的是藝術,現在的是犯罪?

華山究竟是商業團體,還是如期所言是一個「公共」展覽場域?若是後者,為何為何國際塗鴉大展可以堂而皇之邀請國際塗鴉藝術者進入創作收取門票,而真正於台灣街頭進行塗鴉的在地創作者卻要面臨法律告訴? 台灣的塗鴉文化仍在萌芽階段,而部分的台灣塗鴉創作者,仍舊堅信塗鴉為一種普羅階級的表述工具,並嘗試以相對激進的藝術態度進行塗鴉創作。這是一個將塗鴉的草根性與民眾性「在地化」的精神建構過程,而很顯然的華山這個「藝術園區」除了將塗鴉當作賣點,並不了解塗鴉的反叛、草根精神,甚至以法律之名,打壓這些在台灣落實塗鴉精神在地實踐的藝術創作者。

我們要反對的是,華山右手與公部門、商業團體合作,將塗鴉做為商品販賣圖利圖名,而左手則用曖昧不名的法律條文粗暴對待在地塗鴉者。 我們要反對,擁有發聲權力的任何機構,任意使用與定義非主流的、沒有發言權力的次文化。


以下為我們的訴求:
1.停止濫用模糊定義不清的文化資產保護法做打壓工具

文化資產保存法 :
(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 修正)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一、違反第三十二條規定遷移或拆除古蹟。二、毀損古蹟之全部、一部或其附屬設施。三、毀損遺址之全部、一部或其遺物、遺跡。四、毀損國寶、重要古物。五、違反第七十一條規定,將國寶、重要古物運出國外,或經核准出國之 國寶、重要古物,未依限運回。六、違反第八十三條規定,擅自採摘、砍伐、挖掘或以其他方式破壞自然紀念物或其生態環境。七、違反第八十四條第一項規定,改變或破壞自然保留區之自然狀態。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法規內容卻沒有任何關於塗鴉的法條

未清楚定義毀損為何,也未定義塗鴉就為損毀,我們拒絕以如此模糊的法條將塗鴉者定罪

2.利益團體停止將塗鴉與其他次文化商品化進行消費榨取利益

3.華山文化園區撤消對8名塗鴉者的告訴

面臨華山告訴的次文化工作者需要您的幫助

請各位一起加入連署 ,給華山與其他嘗試代表塗鴉的利益團體施壓

加入連署方式:
1.在Bbrother部落格上直接留言回應
2.請寄信到m.guerilla@gmail.com請留下您的
真實姓名
聯絡方式
與身分證字號

我們將在國際塗鴉大賽當天於會場繼續連署
也請各位幫忙轉寄

Labels:

Words

Words don't matter

We don't need 'em

Deviding up reality

Causing

Confusion



Words don't matter

We don't need 'em

Deviding up reality

Inducing

Disputation



Words Do matter

I do need 'em

Hold onto an Anchorage

To

Let go in the end

Labels:

       癥

        

            潰爛
              
             傷口
          膿液

           
           不斷冒出


      疼痛
         業已
            麻木

                  世界
          
           沒有純粹

         共生或
             剝削
           皆
             赤裸得
         如此醜陋
              
   卻又
                 綻放得
          如此炫麗
       
                
                爆炸在
           毀滅前的一刻

            
            失落                
            重生

           拒絕茍延

             以最大的開放
               
             展演
                    
          無懈可擊的封閉






回想
些許無知的衝撞
那些剪斷的
無法修補的
以及茍延的
氣若游絲的
無心擱置的
雜草蔓生的
或者無意的
不明究理的
摻以誤會的
任由詮釋的

忍耐與緘默
是堅強的假面

不可遏止的傷感
若真衝出
豈不被稱為幼稚的了?



幼稚
任由他說吧


成熟
唯善終之日

Labels:

Wednesday, October 11, 2006

憲光二村

http://blog.yam.com/mphonor/

這兩天在看憲光二村的老照片與田野資料

"桃籽園"文史工作室在龜山鄉一些將拆除與未拆除的老眷村中, 已經投入三年的田野工作. 田野訪談做得相當深入
(雖然也許尚不夠全面, 不過全貌觀本來就只是一個理想).

受訪對象有22位老榮民伯伯與阿媽, 其中17位已經訪問過三次左右. 訪談內容以他們的生命經歷為主.

從大陸跟隨國軍南征北伐, 遷徙來台的老兵及眷屬們, 生命經歷之豐富是可想而知的.

以我自己的經驗和觀察來說, 所謂的"外省"族群(雖然界定上有模糊地帶)
是"文化認同"上特別失落的一群. 這包括外省一代, 二代, 甚至到我這一代的三代.


我爺爺曾說過: "當初我們並沒想到會待這麼久"

是啊 誰曉得會待這麼久? 哈?
因此就這樣草草地落地
有些適應不良的老芋仔還遲遲生不了根

而現在
國家將全國各地的老眷村一舉拆除
只辦些消費性的活動, 收割"文化展演"的成果,
而那些真正發生在每個眷村居民生命中的集體記憶,
就這樣輕描淡寫地帶過, 隨著老兵的老骨頭一起埋進土裡....
這不是暴力嗎?
雖然暴力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幾乎難以衝擊我們業已麻木的神經.


我常常覺得, 自己說的語言, 到底是誰的語言? (註一)
自己所身處的都市文化, 說到底根本就是一個脫離傳統, 被架空的消費文化
自己從小所受的國民教育, 到大學即全盤被打破
那些國族神話, 到最後都是一些笑話.

有些人擁抱鄉愁, 回到較有"傳統"氣息的地方社群中致力於挖掘, 保存, 甚至重新"建構"傳統.

而我已放棄了鄉愁
自私地以為--那些都不是我生長過程真切經歷過的東西.
為什麼我需要重新建構它?

眷村的保存如果只是在緬懷逝去的那段歷史, 也許我不會這麼感興趣.
但是如果它所散發出來的歷史文化氣息可以給予現今年輕有活力的創作者一些感動,
為那塊傷感的老地方賦予一些新意義
並凝聚吸引附近居民重視"社群"可以發揮的在地力量的話,

對我而言, 的確是比
由上而下直接破壞性植入的國家宰制, 財團壟斷
要好得多的選項


(在此干冒玷汙"藝術"一詞的罪名)

藝術
作為一種符號
可以當作一種"魅惑"的手段
如果人們有自覺的話,
便可以考慮如何主動利用這股龐大的力量.
試著改變現狀
而不只是做為鞏固社會階級差異的象徵暴力的工具


就怕
藝術不夠藝術
國家不夠國家
財團不夠財團
強權不夠強權
反叛也不夠反叛


到最後
仍然
什麼都不是






註一: 趙元任在民國初年制定標準國音時, 雖然以北京方言為基礎, 但他簡化了許多北京方言的特色, 教育部頒布的國音國字, 實際上是一套人工制定的語言. 那時全國只有趙元任一個人發得標準.

老梗

當你確知
所身處的環境不足以提供
你所要的東西時
怎辦?


我覺得很煩躁

但也慶幸自己看得明白這些不足的地方

雖然我還不能完全確定地大聲聲明

我要的是"X"!!

但至少我知道我不要"U,V,W,Y"或者"Z"

因此從小到大的成長經驗

為我提供刪去法的選項

然後一切只有靠自己了



這是老梗了

(今天發現原來最近的大學生流行用"老梗"這個詞!)

卻仍在提

An Inconvenient Truth

http://www.climatecrisis.net/
http://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6/AnInconvenientTruth/AnInconvenientTruth.html

的確是值得推薦的紀錄片--An inconvenient Truth
感謝同學轉寄這封信件. (我很難得的沒有刪掉它...)


我們坐在一枚定時炸彈上面,如果全世界大多數的科學家是正確的,人類只有十年的時間避免一場大災難,足以讓地球的氣候系統一片大亂,造成嚴重的氣候遽變,包括極端的氣候變化、水災、旱災、流行性傳染病大量散播以及致命熱浪,災情之嚴重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而且完全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如果這聽起來像杞人憂天,請重新考慮一次。


前美國總統候選人高爾動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 結合Paramount電影公司的傳媒力量, 拍了這部撼人的紀錄片, 喚回大眾對於全球暖化溫室效應的注意力!
雖然政治力結合媒體力量的強權是值得省思的現象, 但是這也是在目前這種無奈的現實下最有效率的辦法吧?


之前三,四年, 我全心投入在唸人類學的時候, 隱約感覺到似乎已經掉入了人類社會, 文化等建構出來的學術概念中, 弄得一頭霧水又出不來. 唸語言學時, 也身陷於純粹邏輯的遊戲中, 自得其樂而沾沾自喜.


也許這種閉門造車的苦思歲月是值得的, 但是跳出來想想,
人類學者在爭辯"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族群?"這類難以定義的分析工具之時, 是否忘了自己身處在一個不只是人類的自然世界中?

文化人類學家在摒棄生物學, 心理學, 生態學的觀點的同時, 又要怕社會學家, 文化研究學者來搶飯碗!

學術如此瑣碎的分工最後到底是為了真理? 為了人類全體的未來? 為了地球生態? 還是只為了自己的飯碗?

而學者就淹沒在彼此無法互相理解, 刻意互相隔絕的語言遊戲中, 捍衛自己的意識形態領地.

同樣做音樂社會學研究的兩位學者也會為自己對"流行文化"的定義吵翻天. 站在心理分析的角度, 結構主義的角度或是後結構主義的角度...

這些學派紛爭, 就好像是一群讀書讀了大半輩子的學者, 對著"建構出來的"蘋果, 在吵著應該橫切, 直切, 斜切, 螺旋切...要不要削皮, 要不要去籽, 蘋果究竟存不存在....就此為這些問題忙碌一生.......


科學方法真的是接近真實的階梯嗎?
越來越懷疑了...

Thursday, October 05, 2006

65'後的基進

所謂的基進思想
表現在社會實踐上
常常提倡的精神有
"解放"
"反體制"
"反權威"
"反剝削"
"反宰制"
"反暴力"
"反單一意識形態獨大"
"博愛精神"
"去人類中心主義"
"多元主義"

正好, 剛才讀到一篇Foucault的文章,
"反法西斯主義的生活藝術", 講的主題就是這個.

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scholar%20and%20specialist/fucault/f04.htm

這篇文章挺精采, 是Foucault為德勒茲和加塔裏的"反伊底帕斯"一書所寫的序言.

Foucault提到, 反法西斯主義不需要任合指導步驟或教條,
而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這裡所反對的不僅是歷史上的法西斯主義,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這種法西斯主義可以相當有效地動員和運用大衆的欲望),而且是在我們所有人身上的法西斯主義,它就在我們的所思所想和日常行爲中。這種法西斯主義使我們迷戀權力,對那些支配我們、剝削我們的東西反而充滿了欲望。

Foucault說:

"這種生活的藝術是和各種法西斯主義相對的,不論是現在存在的法西斯主義,還是即將出現的法西斯主義。如果要我把這本傑作變成一本面向
日常生活的手冊或指南,那麽這種藝術就具有以下我概括的一些基本原則:
  
   使政治行動擺脫所有一元性的、總體化的偏執。
  
   通過繁複、並置、解脫來發展行動、思想和欲望,而不是
   借助不斷劃分和金字塔式的等級制。
  
   擺脫和各種舊的否定性範疇之間的聯繫。這些範疇包括法律
  、界限、去勢、匱乏、空白等。長久以來,西方一直將這些範
   疇奉爲神聖,看作是一種權力形式,一種通向現實的途徑。
   更注意肯定的、多樣的、差異的而非統一的,流動的而非一
   體性的,靈活安排而非系統的。相信遊牧而非定居才是具有
   生産性的。
 
   不要以爲一個人必須悲哀才能成爲反抗者,哪怕我們與之鬥
   爭的事物是令人厭惡的。正是將欲望與現實聯繫起來,而不
   是退入各種再現(representation )形式中,才具有革命性
   的力量。
  
   不要運用思想來爲一種革命活動在真理中找到根據;也不要
   運用政治活動將一種思路貶斥爲單純的思辯。運用政治活動
   作爲思想的增強劑,而將分析當作放大器,爲政治行動的干
   預找到更多的形式和領域。
  
   不要求政治活動恢復哲學業已爲個人界定的“權利”。個人
   是權力的産物。需要做的是借助多樣化、移置、不同要素的
   組合來實現“去個人化”。群體並不是將具有等級關係的個
   人結合起來的有機紐帶,而是不斷進行去個人化的生成器。
  
   不要迷戀權力。"


簡單的說,我覺得從這篇短序看來,傅柯好像是從知識考古學的
路徑,無師自通地達到了佛教哲學的最高境界了...

上面的原則大致上可以用"利他", "去除我執"來涵括.
所不同的是, 佛教一般都是逃避, 出世的, 而傅柯卻是革命,充滿活力,
努力改變世界的!


現在正在台北文化界發生的大小事, 在我也許過度樂觀的眼中,
其實都是一些小小的生活革命 !

諸如獨立電影製作, 街頭藝術, 社會議題塗鴉, 歌曲詩詞創作, 廢墟佔領, Campo創藝市集, 以物易務市集, 寶藏巖對抗文化局, 山仔后社區對抗財團,
龜山鄉憲光二村藝術村計畫對抗國防部, 小劇場辛苦經營以提供前衛藝術
的空間...甚至包括個人在部落格上無畏的書寫......

真正為理想在努力的人其實都在實踐這種反法西斯主義的生活藝術 !

但是套句"霍元甲"的話: 最大的敵人還是自己! (哈)

權力還是最可怕的誘惑....

當一個人想要發揮影響力的同時, 不就是在施展權力了嗎?

如果權力是無所不在的, 那麼重點是要讓它流動 !
尊重多元的價值, 不要以一種價值壓制任何一種.


而"多元文化"保存的必要性, 其實就物種的演化來說, 也是很合理的.
一個物種的基因庫中, 必須要有足夠多種類的變異, 如此在環境變化的時候, 物種才有足夠多的應變措施.
基因變異太少的物種很容易因為自然環境的大規模轉變而全體滅絕.

目前已飽受人類蹂躪的自然界, 正在朝向"全球暖化"的趨勢走去.

可能, 再過幾十年, 上海灘會淹到只剩幾個沙洲; 而台灣那時候也許
只剩中央山脈的頂端還浮在水面上 !

環境變遷, 到時候人類該採取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可能存活?

總之, 資本主義, 社會階級差異過大, 專業分工過細的人類生活方式,
絕對不是個好選項!
若真有"天擇"的話, 我想天也不會選擇資本主義式的變態物種!

Wednesday, October 04, 2006

eros













nothing seems to harm you
i'm so in love

as well

so afraid
when your fingers
drag my dreams to real life


but it's an acting
I know
you're a skilled actress
I know

pourriez vous rester
avec moi
dans notre reve

轉錄 寶藏巖消息














號召人馬!!!!
寶藏巖發生大事了!!!多年來歷經風風雨雨的寶藏巖,過去民國82年的反拆遷運動成為了歷史建物,現今文化局的違法建築整修合法化,是歷史建物就不是違建,是違建就不是歷史建物。即使屋舍年久失修,但兩年全區封閉的作法,實在具有爭議性,實質上是在鼓勵居民遠離自己的家園,創造出一個寶藏巖共生聚落的空殼!居民手中的公文白紙黑字寫著今年10/31前若不自動遷出,即將派遣14名警員進行強制搬遷!等時間到了全區封閉,兩年後沒人知道寶藏巖會變成什麼樣子!這類的政府徵收人民土地剝奪人民權益的事件正在台灣各地上演,同樣的戲碼,同樣的手段,現在寶藏巖有一群人正要做一場大活動!我們的計劃是,在10/10舉辦革命節國難節破爛節凱達格蘭祖靈祭,要怎麼稱呼隨你便,我們的要求就是在當天舉辦一場熱熱鬧鬧的大活動,大家大玩特玩,葡萄美酒夜光杯,喝酒聊天看表演,抽菸喝酒吃檳榔,實地體驗寶藏巖的魅力,在寶藏巖生活的樂趣!我們期望有藝術市集,樂團劇團各種音樂藝文表演,以及人民發聲舞台,現場亂點鴛鴦譜當場舉辦結婚典禮,居民大鍋炒美味餐點,還有各式各樣有趣的活動!號召任何有興趣參與以及各式攤位與有意出力表演的團體!!聯絡方式:02-23673927(24h)

Sunday, October 01, 2006

John Berger "Ways of Seeing"(1972)

中譯本: "觀看的方式"
非常棒!

光是看本書的最後一句
就可確定這本藝術批評是非常有左派理想又言之有物的著作.

"資本主義的生存之道, 就是迫使大多數人--也就是它的剝削對象--把自己的利益限定在儘可能狹窄的範圍之內. 以往, 它是靠著大規模的奪取做到這點, 如今, 在先進國家中, 則是藉由灌輸大眾錯誤的標準, 讓他們分不清什麼是真正值得嚮往的東西."

作者在本書中, 爬梳西方主流靜態影像的歷史--
從近代的油畫史,一直描述到現代的廣告攝影.

提出的主軸在於繪畫本身含括了畫家的觀看方式, 畫中人物呈現出來的觀看方式, 以及觀者的觀看方式.
作者並還原殖民帝國時代的藝術的社會環境,當時大多數畫家是服務於資本家,貴族,有錢人. 因此, "觀看者--擁有者" 是舊時代藝術的主要對象.

而在現代資本主義當道的社會, 觀看者--擁有者, 漸漸轉變為觀看者--購買者. 然而現代的廣告人與以前的畫家仍具有一脈相承的操作手法.

只是舊時代的繪畫是用來"讚美"它的擁有者, 而現今的廣告則是用來"引誘"商品的購買者.

具有一些關於觀看與權力, 影像, 社會脈絡, 與詮釋 的背景知識的讀者,
閱讀這本書, 會發現有很多問題可以被引出來討論.
有很多方向可以好好下去做研究.
有很多"靈感"一閃而逝.


關鍵只是在於有沒有堅持下去的耐性而已.